华威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手机新闻网_手机数码_手机软件_手机资讯 - RainbowSoft Studio Z-Blog 1.8 Walle Build 100427zh-CN 华威手机数码 ? Copyright 2013 MightSoft.CN - 沪ICP备11009774号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网站地图Tue, 01 Jul 2025 12:36:00 +0800 “短信”满20岁,结局将如寻呼机?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873.htmlMon, 21 Jan 2013 14:17:57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873.html其实就像邮政信函领域的家信与商业信函之间发生变化一样,过去那种报个平安、送个祝福的短信,就像是家信,随着其他通信工具的兴起,比例会越来越低;而行业应用短信,就像是商业信函,只要商业活动在,它的生命力就在。

——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

  “这年头还发短信?用微信、微博等既能发文字,又能发图片,还能发留言,最关键的是还省钱!”

  12月3日是手机短信投入使用20周年的日子。1992年,英国一家电话公司的员工帕帕沃思透过短信,祝福一位同事“圣诞快乐”。自此以后,手机用户相继发送了数以万亿计的短信。

  短信曾被看做2G时代运营商的 “杀手级业务”,那些爱发短信、不爱打电话的人群,被人们称为 “拇指一族”。今天,随着3G时代的到来,搭载着微博、微信、米聊、手机QQ等聊天工具汹涌而来,短信会不会像那些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历史档案馆的传统电信业务——电报、寻呼机、拨号上网等一样,江河日下?

  短信热度正在降温

  据美国 《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报道,今年,在全球多地都出现了节日期间短信发送量下滑的现象,消费者正逐渐从短信向社交媒体(SNS)、电子邮件、 IP信息系统转移。在我国,短信最风光的时候是农历新年,统计显示,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总量从2003年到2010年依次为70、98、110、126、152、170、190、230亿条。但如果仔细分析近两年的数据,就会发现短信业务增长乏力——2007年,全国人均短信发送量达到1180条的峰值,随后逐年下滑至2010年的1027条,这意味着虽然短信发送总量上升,但除以日益庞大的手机用户数之后,人们发送短信的热情正在降温。

  最先挑战传统短信的是移动QQ、移动MSN,但真正对短信具有杀伤力的却是随后出现的KikMessenger之类的跨平台聊天软件。KikMessenger基于手机通讯录就能生成联系人目录,使虚拟的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圈直接重合。

  当KikMessenger大获成功后,国内的软件商迅速跟进,各种“信”(个信、微信、友信等)和各种“聊”(米聊、速聊等)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出来。这些软件都和Kik类似,使用双方只需要安装软件,即可让手机通讯录生成好友名单。而与短信和移动QQ等不同的是,你可以通过软件给好友语音留言,可以发送图片,可以在线语音聊天,也可以发送表情和视频……因此直接对传统的短信形成杀伤。

  行业应用短信兴起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7月份,本市移动短信业务总量为185.3亿条,彩信10.7亿条,而去年1—7月份,本市移动短信业务总量为185.9亿条,彩信8.4亿条。与普通用户的直观感受不一致的是,从统计数字上看,短信市场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在点对点通信领域,短信的市场份额正被移动互联网催生出来的各种“私聊”工具蚕食,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在广阔的行业应用领域,短信却正在拓展一片新的“蓝海”。比如,在 “智慧金融”领域,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通过短信,向用户推荐理财产品、提醒账户变动信息;在“智慧商圈”领域,运营商携手各大商家,通过“小区短信”向顾客推送营销信息;在“车联网”时代,学生登上“安全校车”后,只要把信息卡在读卡机上一刷,家长就能立刻收到平台推送过来的平安短信……就连运营商自己,也把传统的营业厅搬到了短信平台上。去年上海移动“短信营业厅”上线了“小E机器人”,通过智能对话方式提供查询服务,每天平均有70万移动用户与“小E机器人”聊天。

  “短信,其实就像邮政信函领域的家信与商业信函之间发生变化一样,现在上海居民收到的信函当中,95%以上是商业信函,只有不到5%的比例是家信。过去那种点对点传播,发个通知、报个平安、送个祝福的短信,就像是家信,随着其他通信工具的兴起,比例会越来越低;而行业应用短信,就像是商业信函,只要商业活动在,它的生命力就在。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说道。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873.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873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873&key=b9f467dc
Atom新机联想K900跑分曝光 小米2不再是跑分王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825.htmlSun, 13 Jan 2013 16:28:16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825.html“哇!”我们不得不惊叹一句,联想IdeaPhone K900智能手机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要能干得多。它在CES 2013被发布和展出,配备英特尔2GHz双核Atom芯片,据标准检查程序结果显示,它有着非常惊人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机会在该设备上运行AnTuTu的人们可以得到25,000的得分结果或者更高,目前最好的结果是快接近27,000点。

 

Atom新机联想K900跑分曝光 小米2不再是跑分王
Atom新机联想K900跑分曝光 小米2不再是跑分王

相比之下,HTC DROID DNA里的四核Snapdragon S4 Pro用AnTuTu检查测试结果平均为14,000点,这个结果和三星Galaxy Note II里的1.6GHz Exynos 4412差不多。但是要知道这两款设备用的都是四核CPU。此外,虽然联想IdeaPhone K900的平均测试分数已经非常可观,在这个手机的最终版本测试时应该有可能拿到甚至更高的分数。

当然,这些标准检查测试结果有可能造假,但是如果他们没有造假的话,那么所有在设计里使用基于ARM的CPU芯片制造商可能会面对一些残酷的竞争。要看到英特尔新的双核Atom处理器如何与三星的Exynos 5 Octa对比想必也会是件有趣的事,但是不到三星Exynos 5 Octa最终嵌入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里,我们都无法得知它在实际运用中的性能。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825.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825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825&key=afe73b61
Lumia 505开箱:超低端Lumia究竟如何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824.htmlSun, 13 Jan 2013 16:28:02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824.html诺基亚去年年底发布了号称史上最廉价的WP手机Lumia 505,但前期仅在南美开售,所以真机曝光较少。如今,墨西哥的电信运营商Telcel已经带来了诺基亚Lumia 505的开箱视频。Lumia 505配置十分低端,该机采用3.7英寸2.5D弧形AMOLED屏幕,分辨率为WVGA,搭载800MHz主频高通MSM7227A处理器,内置256MB RAM以及4GB ROM,提供一颗8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一块1300mAh电池,运行WP7.8系统。

 

除了在南美市场开卖,Lumia 505未来还将登陆国内市场,而售价绝对会比Lumia 510(1399元)更低。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824.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824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824&key=bb288439
[图+视频]同门兄弟PK:HTC One X+ VS HTC Droid DNA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506.htmlMon, 31 Dec 2012 15:06:24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506.html 在Android平台性能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商家更加注重UI,显示效果,续航,和拍摄能力上下功夫,走出自己的差异化路线。最近推出的441ppi的 Droid DNA毫无疑问是HTC今年的试水之作,精细的画面显示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同的使用体验,那么和自家兄弟HTC One X+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设计和质量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1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2

两款手机都是HTC花了心血的杰作,两宽手机都采用了塑料材质,在保留相对比较轻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机器具有非常高的稳固性。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4

在设计方面很显然是见仁见智的过程,每个人对手机外观好看的定义都完全不同,所以这里就以个人的观点(外媒编辑)来比较下这两款手机,我更喜欢红色的 Droid DNA,整体的感觉上面 Droid DNA比One X+的手感更好,不过One X+的触感反馈让人感觉更加的稳固。


两款手机的按键布局都非常的相似,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唯一的区别就是两者电源按键的放置位置, Droid DNA将电源键放置在顶部中间的位置,而HTC One X+的电源键在机身的右侧顶部。还有一个区别就是USB接口的位置也有点差异。


显示屏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6

这里毫无疑问HTC  Droid DNA因为具备441ppi的1080P高清显示屏,所以在显示效果方面比One X+要好的多的。但是HTC One X+配备的720P 像素密度为321ppi的屏幕看起来也非常的艳丽。


性能
首先声明我不是一个非常注重跑分的人,但是做评测嘛该测试的还是要测试,在下面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HTC  Droid DNA的成绩是要好过于One X+的。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7


摄像头
htc-droid-dna-camera
两款手机上光圈,焦距,像素数的参数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好比较的。

续航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5

HTC Droid DNA的电池为2000mAh,而HTC One X+为2100mAh。

之前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HTC Droid DNA在续航方面的抱怨,相比较One X+则表现的更加的耐用一点。这主要是高清的分辨率加上441ppi的显示屏增大了电池消耗。

总结:

htc-droid-dna-vs-htc-one-x-plus-8


如果从手机完美角度上来看,HTC Droid DNA毫无疑问具备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快的GPU,,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生活在完美额国度里面,续航依然是制约选购手机的重要关键因素,所以如果在这两款产品中进行选择的时候,消费者更多的考虑的就是存储空间,屏幕等因素。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506.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506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506&key=049553be
测试:Lumia 920无线充电最大距离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91.htmlSat, 29 Dec 2012 16:15:28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91.html众所周知,诺基亚 Lumia 920 搭载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但是诺基亚官方仅表示充电时手机需要放在充电面板上,并没有透露这项技术支持的最大距离。近日,国外玩家发布了一则测试无线充电距离的视频,结果显示诺基亚 Lumia 920 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隔空充电。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 Lumia 920 与充电面板之间分别间隔了袜子、书本、塑料片、 CD 盒以及一个不锈钢大锅,而除了不锈钢大锅充电不成功之外,其它测试中诺基亚 Lumia 920 都能轻松与充电面板连接。

同时,在视频的最后,这名玩家将诺基亚 Lumia 920 与充电面板间隔在 1 到 2 厘米时,系统会发出充电提示,说明诺基亚无线充电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至名归。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91.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91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91&key=726cdfb0
Android版3DMark首测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61.htmlFri, 21 Dec 2012 00:21:23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61.html Futuremark公司的3DMARK软件是权威的游戏性能测试软件,现在最新的3DMARK 11是在2010年10月推出的,其下一代版本将同时登陆windows(X86/RT),安卓及IOS平台,但是近日futuremark公司宣布原定于年底发布的下一代3dmark将推迟到2013年推出。


听到这个消息估计很多像我一样看腻了3dmark11画面的跑分党及玩家们有些许小失望。 每年的12月影驰都会联合NVIDIA举办盛大的嘉年华,今年在武汉举办的影驰2012电子竞技嘉年华的合作伙伴名单上出现了futumark的身影。


Futuremark中国区负责人

影驰在当天的平板体验区也提供了若干台基于nvidia tegra3芯片,安卓4.0系统的Galapad平板



本次平板体验区futumark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大礼:安卓版的3DMARK,现场的Galapad全部预装安卓版的3dmark


安卓版的3DMARK没有标明版本号,安装包大小为30.5MB


安装完之后还需要将一个201MB的数据包烤到SD卡根目录


特别要提出的是数据包中的KEY.TXT(图)文件中包含了序列号,这也表示安卓版的3DMARK走的并不是像安兔兔等评测软件的免费路线


安卓版3DMARK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DEMO,和电脑版的一样也有声音,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显卡测试,第四部分是物理性能测试


最后一个部分为物理测试,跑完份后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分数,多次跑分也能显示每次跑分的分数和时间


这 里futumark在Device center也提供了一些热门机型的参考分数(不过感觉参考分数很不靠谱,如搭配双核 高通8260A处理器的HTC ONEs手机得分居然是搭配四核tegra 3影驰平板的2.x倍,同样搭配tegra 3芯片的话说TF201分数居然暴涨80%,估计是测试版的原因,相信在正式版中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笔者手里刚好有一块搭配Tegra 2芯片的戴尔 STREAK 10平板,其得分为15xx,这么看Tegra 3的3d较tegra 2 3d性能提升130%左右


3DMARK的画面比例约为16:8.5,16:9比例的屏幕加上虚拟按键刚好能填满整个画面,而在16:10的设备上会出现上下的黑边。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的评测先到这里,明天为大家奉上独家完整版安卓3DMARK测试视频,同时还将测试3dmark在不同版本os及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不同芯片是否存在画面差异?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61.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61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61&key=1a658945
Nokia Lumia920和HTC 8X对比评测 我和WP8十天有感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59.htmlThu, 20 Dec 2012 14:11:01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59.html 年末将至,WindowsPhone系统也到来了它辞旧迎新的时刻,Lumia920 和 8X 是 WindowsPhone8系统的第一代机型,肩负着微软在智能手机领域开山阔海的重托,那么作为这个新系统的两块试金石,芬兰巨人诺基亚和亚洲小天王HTC分别推出的最新旗舰到底实力如何,Lumia 920能否力挽狂澜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诺基亚,而8X又能否给正处在转型阵痛期的HTC带来新的增长点,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一起来了解 WindowsPhone8 系统以及这两款产品。


总结:
 作为一个追赶者,windowsphone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年多的时间,但是进步的速度却差强人意,微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终于憋住了气放了最后一个大招,在windows8系统里为windowsphone8开了一个后门,希望通过桌面系统的整合为移动平台开启一个新的起点,后门虽小,却暗示着微软的巨大野心,微软试图依托于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桌面平台驱动其移动平台的成长,这多少给人一种小孩打不赢架叫来爸爸帮忙的感觉。其实windowsphone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所诟病的地方无非是一些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随着用户的反馈也会慢慢得到改善,但是wp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用户去推动这个系统发展起来,系统够不够成熟,应用数量够不够多,质量够不够好其实都是消费者和开发者以及微软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户数量多了,开发者自然愿意花精力做好应用,而微软自然也就有动力去完善系统,可是消费者不是慈善家,你总得有好处人家才会投奔你阵营,安卓当年追赶iOS是因为有足够的价格优势,所以才会吸引大量的用户,那微软你呢?Lumia920标配港版5598,国行4888,价格直逼iPhone5,8X国行3999,水货3500,中端的配置卖高端的价格,消费者随便想想都有盖世三,note2,比你好比你便宜的手机能排一个连,想爱你都无能为力,所以微软君,你与其花大量的钱做营销,送公关,还不如给诺基亚、HTC做做思想工作把利让给消费者,这才是明智之举。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59.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59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59&key=b0f4c95b
[多图]曝华为荣耀2跑分作弊 安兔兔官网头条抨击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58.htmlThu, 20 Dec 2012 14:08:46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58.html 安兔兔在其英文官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华为荣耀2在安兔兔跑分软件上的跑分涉嫌作弊。全文大意如下: 安兔兔一直致力于让手机生产厂商对安卓进行更好地优化,以使用户能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厂商针对优化的对象并不是安卓系统,而竟然是跑分软件。

下面是安兔兔Google Play正式版和一个测试版的华为荣耀2跑分对比:



大家都能看见,这两者的2D和3D测试足足有17%的差异。这是为什么?

哦对了,我们在华为荣耀2的systemapp目录下发现了一个.apk文件:


“我们讨厌这种行为。”安兔兔最后如此说道。同时他们指出,这一作弊行为并不仅仅在华为荣耀2上出现,在华为MediaPad 10 FHD上也有。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58.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58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58&key=e0c855c8
Nokia 无线充电器DT-900 开箱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02.htmlSun, 09 Dec 2012 14:54:07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02.html 话说Lumia 920 众多新奇好玩的功能当中, 最吸引小编的就是无线充电功能了。因为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说, 办公室内到处走是常有的事, 之前使用Lumia 800 时还真的觉得每次回到座位上就要找USB线充电, 还要用短得可怜的手指甲把USB 盖子打开, 真的相当痛苦.

Nokia DT-900
话说Lumia 920 众多新奇好玩的功能当中, 最吸引小编的就是无线充电功能了。因为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说, 办公室内到处走是常有的事, 之前使用Lumia 800 时还真的觉得每次回到座位上就要找USB线充电, 还要用短得可怜的手指甲把USB 盖子打开, 真的相当痛苦。(亦试过多少次在床边连机带线飞撞地面, 幸好还Lumia 800 还健在)不过无线充电器的出现, 让小编省却了以上烦恼。在Lumia 920/820 于香港首卖十日后, 澳门地区昨天也正式到货Lumia 920 及无线充电器DT-900 (含NFC功能的DT-910还未到货, 不过小编亦已订货.稍后再为大家开箱/评测),小编当然第一时间像内地自由行一样相当霸气地入手三组, Lumia 920的开箱文/评测文部份本站已经有关报导,所以今天就为大家作一个无线充电器DT-900开箱吧!

Nokia DT-900
(话说这边Lumia 920 是两黄一后白, 无线充电则全部为黑色)

Nokia DT-900
包装盒比Lumia 920 的还要大, 同样以Nokia Image Color 作包装主色, 背面有简单的产品介绍

Nokia DT-900 
打开纸盒顶部就可以取出内包装, 坦白讲, HKD 588 的充电器包装如此普通, 实在爽度不足呀!

Nokia DT-900 
内含英式插头的变压器, 多余的说明书, 2.5MM电源线一条及无线充电器本体。

Nokia DT-900
不是说无线吗? 为什么有线!! DT-900 需要这条2.5MM电源线把无线充电器及变压器连接起来, 线材质感尚算不错!

Nokia DT-900
DT-900 本体的底部及侧面全部以亮面抛光处理, 所以会有保护贴在上面。

Nokia DT-900
底部边缘加入防滑软胶, 令充电器能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另外输入电源为12V 750mA, 所以一般Nokia 的2.5MM 变压器并不适用于此。

Nokia DT-900
DT-900 正面并未有任何特别处理, 小编认为如果中间的圆卷突起位置能同样加入软胶作防滑功能的话就更完美了!

Nokia DT-900
厚度适中, 光面处理的侧面。

Nokia DT-900
内置LED 充电指示灯: 长亮为充电中, 快速闪烁为充电发生问题, 缓慢长闪为充电完成。

Nokia DT-900
 2.5MM连接口

Nokia DT-900
 变 压器设计比Lumia 920 的原厂充电器更人性化, 更易插拔。相信很多读者会跟小编一样有一个问题, 就是DT-900 能否一次过为两台手机充电呢?? 原则上答案是"yes",但实际上是"No"。因为经测试后, 两部手机会在充电器上不断的"叮叮当", 有如充电器为大家演奏一曲般, 因为充电器会为其中一部手机大约充电数秒后就中断充电, 并开始为另一部手机充电, 再不断重覆。所以小编还是建议大家玩玩就好, 否则会有坏机的可能啊!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02.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02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02&key=a04f8cca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358.htmlWed, 28 Nov 2012 08:24:19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358.html 距离GOOGLE正式发布三星Chromebook笔记本大约一个月后,GOOGLE又给我们带来了点小惊喜,这款售价249美元的低价笔记本又有了新的接棒人,它就是售价仅199美元的ACER C7 Chromebook。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第一眼印象,大家会觉得这两款笔记本十分的相似,首先都采用了云计算系统平台,以及类似的规格(11.6寸屏,双核处理器,2GB的内存),但是二者还是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三星采用了更加大胆的设计,使用了ARM架构的无风扇主动散热系统,同时电池的运行时间也能达到6.5个小时,相较起来ACER就显得保守许多,千年不变的Intel上网本配置又再显江湖,例如赛扬处理器,2.5寸硬件,Mini PCIE的无线上网卡,小模块内存条等等,都让我们觉得它更像是传统上网本换了一个操作系统而已,那么用便宜50美元来换取减少4个小时的电池寿命是否值?它的性能以及其它方面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接着往下看。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三星249美元的CHROMEBOOK在外观和许多设计上都继承了它们家族兄弟Series 5 550的一些特征,而 Acer 199美元的Chromebook 看起来里里外外都像是一个廉价的上网本。事实上除了Chrome LOGO和一些操作系统特用的键盘标签,你很难辨别出它和11.6寸的上网本Aspire V5到底有什么差别。使用廉价的用料来制造质量尚可的笔记本,这种典型的ACER作法,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廉价的工程ABS塑料外观,虽然坚固性不错,但美观度就实在不让人兴奋

如果三星的Chromebook还有点向MACBOOK AIR致敬的味道,那么Acer的C7绝对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上网本,除了这些美观度的差别之外,ACER的 Chromebook的1英寸厚度也比三星的0.7英寸要厚上一些对比三星2.4磅的重量,ACER的C7达到三磅的重量也不是一个特别漂亮的数据。

灰色的屏幕盖及键盘都是吸引指纹的材质,在屏幕的背面正中央印着显眼的ACER,而左上角则上GOOGLE Chrome的LOGO,事实上它也只是一张贴纸而已,这也同样印证了我们认为这有可能只是通用ACER机型换不同操作系统的想法。开箱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在屏幕上方我们依然能找到摄像头和麦克风,电源开关键同样也是万年不变的蓝色LED光设计。

C7采用了黑色作为键盘的主色调,并用使用的是一种与其它Chromebook都不太一样的布局,我们感觉这种布局在使用中还是有些问题,后续我们会接着谈这个问题,在左侧是一个10M 100M自适应的以太网接口,VGA和HDMI输出倒还齐全,外加一个USB 2.0接口,右侧则是电源,安全锁,两个USB 2.0,和一个标准的3.5mm音频等接口。在正面,我们还找到一个SD读卡口,以及状态灯,电池组件依然被安装在笔记本的背面。

翻到笔记本的背面,除了电池模块外,就是一些散热出口以及喇叭口。 后壳上最大的一块可打开的塑料板上贴着保修标签,打开它就会见到希捷制造的7mm厚度的 2.5寸SATA硬盘 (320GB / 5400rpm) 两根DDR3-1066 / 1333 内存接口(其中一条已经接上了一根2GB的内存) 以及半高的 mini-PCIe 802.11a/b/g/n 无线网卡 (已连接至天线)。和Samsung Chromebook比起来,额外的视频输出,以及更多的USB2.0接口,显然是ACER C7的优势之处.。 有些高水准的黑客玩家们,已经为它装上了双系统Chrome OS 和Ubuntu 12.04Windows 8哪天能在这款产品上运行,也没什么可惊奇的。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在三星售价249美元的Chromebook上,我们已经体验了一把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键盘和触摸板,和三星这款偷师于Series5 550的键盘相比,Acer C7明显竞争力不足,严格来说ACER C7的键盘和触摸板在布局上还是中规中矩的,但我相最少我们自已无法在这款键盘上完成售价199美元的Chromebook评测报告。

首先,键盘上并没有集成电源开关键,它更像是一个独立按键在键盘之外,这款键盘并没有采用标准的Chromebook布局,又比如我们会常用到的HOME键,END键 ,DEL键等等除了功能弱化之余,也因为它的键帽及整个键盘都十分小,在操作这些按键的时候非常容易就会误触触摸板,如果你是一个盲打高手就会痛苦不堪。CTRL和ALT也同样小到可怜,右键的ALT键还被取消了,虽然它的用处确实不大。

ACER的触摸板大体上和三星的是一个水准上的设计,唯一的不同就是它可能在点击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力道,在设置中进行适当的触觉反馈校准也许在体验上会有所改观吧。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屏幕是这两款超紧预算机型的最大不同了,二者都采用了LED背光式的11.6寸屏,分辨率同为1366X768,ACER采用的镜面屏组件,而三星则采用的是雾面屏组件,类似的组件我们在ACER的AC700上也见过,C7在色调上似乎更偏冷一些,但是在亮度,对比度和可视角度上二者也没有多大的差异。如果你尝试用一个比较舒适的角度去使用它的话,三星的雾面屏可能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会更舒服点。

在声音上,就不要对Chromebook抱有任何的幻想了,采用的内置式扬声器一如以往般的声音上,声道十分容易就被堵塞,三星的音量整体要比ACER的大一些,但在房间里应付的出个声的话,ACER的音量也绝对够用。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ACER 199美元的Chromebook装备的是Intel的1.1GHz Celeron 847处理器,和一个320GB的硬盘,三星249美元的Chromebook则内建的是自家的A15架构的Exynos 5双核1.7GHz处理器(5250),并且配备的是16GB的闪存,两款产品使用的都是双核处理器和2GB的内存,所以这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很容易的对比出X86和ARM,以及传统硬盘和SSD的好坏。在Chromebook上,处理器的速度通常会影响到页面的渲染以及翻页等等我们常用到的操作,而内存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你能流畅的操作多少个页面,至于硬盘嘛,当然是启动时间了。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三星的Exynos内封装的处理器,性能大概相当于ATOM和Celeron处理器之间。在性能对比中ACER C7无疑性能更高一些,比如在SunSpider的网页渲染中,以528ms的成绩高于三星的677ms,但在启动时间上却又落后于对手一倍,18秒对比9秒,这些也都符合双方的硬件配置规格。在使用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崩溃性问题,总体而言,Chromebook提供了在这个价位还算过得去的性能表现。

电池性能又是另一重点,三星的Chromebook提供了大约6小时又33分钟的续航能力(测试项目采用循环播放一部内置于硬盘的视频文件,并且全程开启WIFI)ACER的Chromebook则在相同的测试中续航了3小时又16分钟,与三星在设计这款产品时就把续航能力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相比较,ACER的C7确实没有什么可吹嘘之处,首先它的电池2500mAh就要比三星的小不少(4080mAh),同时又装配了传统的机械硬盘,风扇设备和Celeron处理器等等耗电大户,成绩不尽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对于很多人来说,尝试新操作系统是一种嗜好,因为你真的需要投放你的精力和时间和它共同呆上几天,你才有可能适应它,云操作系统真的很不错,如果你是那种大部分的时间只集中于一种系统操作-网页浏览的话,你会觉得它是一个很棒的系统,你不用花时间去想你的软件是否该升级,是不是要再下载个新软件尝试一下等等这些传统的想法,而能够在这样的操作系统上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处理的事项上,借此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ACER 199美元的Chromebook运行的是V23版的Chrome OS,我们之前有过相关的报道,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版本,界面UI的变化是最直观的改变,我们见到了更多很像传统桌面级操作系统的设计,比如壁纸,任务栏,开始菜单等等,它还引入了图片编辑功能,在兼容性上也表现的更加的友好,同时能支持更多GOOGLE自家的离线设计和标签同步等等。C7内置的系统同样支持Chrome的远程操作,这个版本同样也是三星249美元Chromebook所采用的系统版本,别忘了它可是深度整合GOOGLE DRIVE的,100GB的存储空间,可以让你免费使用2年。

宏碁C7 ChromeBook评测 除了便宜几乎无亮点

无论你是否对这种云计算系统的超低预算设备有兴趣,又或者你只是好奇Chrome OS,ACER C7都提供了一个漂亮的199美元的产品售价,它看起来非常的便宜,虽然在屏幕,键盘,电池这几项的体验上并不太好,但是作为补偿他同样提供了一个快速的处理器,和外置的VGA接口。

同样,你很难忽略C7还是有一些可升级性的,比如简单的加一根2GB的内存,更换一个更好的SSD硬盘,这样就能把它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级别,可以让我们花最少的钱体验一把GOOGLE旗舰笔记本产品会是什么样,更别忘了,那些永不停歇的黑客们也正在为这些产品上运行更多的操作系统而努力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为它带上一个移动电源也是个不错的想法。当然就个人而言,我更建议不如花多点钱买一个外观更好,电池续航表现更佳,更轻更薄的三星249美元的Chromebooks,毕竟你还是要生活在云操作系统里,为自个更好的体验多掏点钱是值得的。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358.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358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358&key=ede53877
[图表]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353.htmlSun, 25 Nov 2012 10:15:10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353.html ThinkPad Twist是一台“旋转屏电脑”。之前,“旋转屏电脑”意味着笔记本的显示屏可以左右旋转,折叠成平板模式。但Win 8出现后,这个词的含义也拓宽了,因为一些新款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可以用其他奇怪的方式旋转折叠。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但联想ThinkPad 的显示屏还是在按老方法旋转,它可以变形为12英寸平板电脑。而且就像以前的所有联想商务笔记本一样,Twist也有精心设计的键盘和标志性的“小红帽” 指点杆,此外它的触控板支持Win 8的所有新手势,用户在Twist上触摸操作变得更轻松了。那么,你需要从老版本的ThinkPad升级到Twist吗?它会比IdeaPad Yoga 13更有性价比吗?请看下面的engadget.com评测报告摘要:

外观

你可能会觉得Twist的样子很面熟,因为它的外观跟联想ThinkPad Edge系列的其他机型一样:触感柔软的黑色表面、圆角、孤岛式键盘、红色指点杆和触摸式按键。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但也有一些明确的迹象表明,联想Twist是一款低端机(如果价格没有那么明显的话),比如它的顶盖上的一圈环绕银色带,看起来有点像金属,实际上却是光亮的塑料。你自己也可以发现其他一些迹象。无论怎样,Twist虽然看起来有点低端,但感觉还是很坚固。

Twist 比其他12英寸旋转触屏Win 8设备(比如戴尔XPS 12)重一点儿。但跟很多其他12 和13英寸的Win 8旋转屏笔记本一样,在平板电脑模式下,会比iPad等专门的平板电脑笨重很多。但是它的屏幕响应敏捷,手感也很好。如果Twist希望获得更多商务用户的青睐,就应该支持手写笔屏幕输入。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Twist 提供了一个以太网接口,这让人感到惊喜。1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很少提供以太网接口,其实在有些场所,用户更希望进行有线连接。Twist有两个USB 3.0端口,一个mini-DisplayPort,一个3.5mm耳机插孔和一个mini-HDMI插座,还有一个记忆卡读卡器。找不到电源按钮吗?它在顶盖的一侧,附近还有一个屏幕锁定按键。

键盘和触控板

Twist的键盘非常好,是我们最喜欢的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之一,绝对是超级本键盘中最好的。很多超级本为了保持形态轻薄,在键盘设计的人体工程学抛到了一边。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对于某些多点触摸手势来说,触控板仍然很有用,比如Win 8从左边向右滑动切换应用程序的手势。显然,Twist的触控板驱动程序仍然需要做一些微调,因为我在屏幕上移动光标时,它会莫名其妙地启动应用程序。不过触控板本身手感很好,所以我们觉得它有改善潜力。

显示屏和声音

Twist 的12.5英寸触摸屏采用了大猩猩玻璃,意味着它有防刮擦功能。350流明的亮度高于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水平。从诡异的角度观看屏幕没有任何问题,即使你不打算邀请朋友一起看视频,这样的宽视角也很有用,而且它的垂直可视角度尤其出色。

可能唯一让人不满的就是1366×768像素分辨率了。做个比较:起价1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00元)的联想Yoga 13配备了1600×900的显示屏;华硕Zenbook Prime超级本有1080p的分辨率,而且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不出我们的意料,Twist的声音柔弱无力,但超级本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性能和续航时间

900美元的Twist搭载了酷睿i5-3317U 处理器,一个500GB硬盘和24 GB闪存。你可以想象得到,它的PCMark 7性能测试得分低于配备了的SSD的设备:Twist的得分为3113,比典型的Ivy Bridge超级本至少低1000点。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当然,Twist输入输出性能也相当一般: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它的读取速度为136 MB / s,最大写入速度为130 MB / s,而配备了SSD的超级本的写速度是它的两倍,写速度是它的两到三倍。虽然24GB 闪存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启动时间,但Twist 17秒的启动速度比其他Win 8 设备慢50%左右。只要你能够忍受这个速度,它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在图形处理方面,Twist跟我们最近测试过的其他超便携笔记本电脑相差无几,因为它们都采用了英特尔集成HD 4000显卡。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喜欢玩游戏,那就最好不要买Twist。比如我们用它玩《使命召唤4》时,帧率只有18至20帧每秒,这还是在分辨率只有1024×768的情况下。Twist比较安静,噪音比较小,但把它放在膝盖上时,会觉得有点热,当然倒也不至于把你的裤子烫坏。即使你只播放 Grooveshark 流媒体音乐,完全不运行其他应用程序,也可以感觉到机身两边的排气孔喷出来的暖风。

续航时间

我们知道,触屏Win 8电脑比非触屏的同类产品的续航时间短,但差异如此之大还是让我们感到吃惊。在循环播放视频时,旋转屏笔记本的最高纪录是5小时30分钟。而Twist的续航时间超过4小时就该谢天谢地了。在我们的标准测试条件下(循环播放视频,开启WiFi,亮度设置在65 %),它最好的一次坚持了4小时18分钟。有几次甚至还没到4小时。显然这些结果很正常:联想自己的产品团队也认为Twist 的续航时间徘徊在4小时左右。

联想ThinkPad Twist评测 电池续航不给力

Twist 并不是薄得只能容纳最小的电池,屏幕分辨率也不是非常高,但它确实是我们测试过的表现第二差的超级本。戴尔XPS 12的体重比Twist还轻点,而且配备了全高清屏幕,续航时间却比它长一个小时。所以我们很困惑:虽然续航时间不是触屏笔记本的长项,但Twist的表现未免也太糟了一点吧?

软件和保修

联想Twist上预安装的应用比其他个人电脑上少,其中包括Evernote、亚马逊Kindle应用、Skype、eBay、Microsoft Office、诺顿网络安全特警以及联想的小型企业解决方案和云存储服务等。

你还可以到联想官网去下载更多软件,比如QuickLaunch可以提供你熟悉的“开始”菜单。

虽然一些高端商务机有三年的保修期,但Twist只保修一年。对于这个价位的笔记本电脑来说,一年的保修期也很正常。

总结

Twist拥有明亮的IPS显示屏,提供了很多端口,价格实惠,可以提供无与伦比的打字体验。而且跟以前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一样,它也为那些没有IT部门的小企业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软件。这一切都很美好,但是它的电池勉强只能维持4个小时!

但是对于联想的忠诚粉丝来说,Twist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确实有些人非常信任ThinkPad的做工质量,或者不愿意使用其他键盘。如果你对品牌不在意,可以考虑一下那些屏幕更清晰,性能更快,续航时间更长,而且键盘也很好的设备,比如联想自己的IdeaPad Yoga 13,它的价格也才1000美元。

Twist是第一款为商业用户推出的旋转屏win8电脑,但谁知道惠普和戴尔会带来什么惊喜呢?所以商务用户们也可以再等等,说不定市面上很快就会出现更多可供选择的设备。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353.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353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353&key=5f397dc2
[图]是否值$20?官方Nexus 4保护套上手评测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344.htmlWed, 21 Nov 2012 12:26:57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344.html Nexus 4在全球的热销谷歌除了推出后继的白色版本之外,也开始着手推出相关的配件产品,在13日的时候Google Play上就出现了价值为$20的保险杠式的保护套,最近国外媒体已经收到了这款配件并进行了上手评测,让我们看看这款配件是否值$20?

做工质量

首先这款保险杠式的保护套能够完美的贴合Nexus 4设备,采用可弯曲橡胶和塑料的组合,黑色的类似于TPU的材质让周边摸上去非常的顺滑,并且在前置面板上并不影响我们的视野。同时这款配件的音量按钮和电源按钮都采用金属材质。

背部

这款保护套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完好的保护产品的背部,后背很容易出现划伤和撞击。只能保持Nexus 4侧边,不过根据Google的官方声明称这款保护套能够避免90%的“意外”。

价值

这款保护套价值$20.并不是太便宜,但是也并不是太贵。不过相信第三方供应商会相继推出相关的硅胶产品或者TPU保护套,但是作为官方推出的产品在硬件质量方面肯定会有所保证。所以主要是看你个人的选择了。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344.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344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344&key=2663ab26
用户应当停止使用的10款科技产品和应用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330.htmlSat, 17 Nov 2012 20:48:49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330.html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博客SAI今天发布文章,指出了用户不应使用的10款科技产品和应用。该文章内容如下:用户可以选用大量的科技产品,一些科技产品的确越来越好;但是也有一些科技产品的确太差,甚至还有一些产品的确是彻头彻尾的差产品,用户应当尽一切所能停止使用这些产品。

以下就是用户应当停止使用的10款彻头彻尾的尴尬产品和应用。

1、愈加落后的黑莓手机

与市场上的顶级智能手机相比,黑莓手机不仅功能差,而且也完全陷入落后市场潮流的窘境,即使RIM公司在今年初推出了新的移动操作系统BlackBerry 10。

如果用户是黑莓产品的坚定支持者,那就再等上两至三个月吧,或许那时会买到好的黑莓产品。

2、黑莓PlayBook平板电脑

黑莓的PlayBook平板电脑一直是大肆吹捧的科技产品,但也是最无用的产品之一。PlayBook平板电脑因缺乏像日历和电子邮件等基本的功能而在推出之初就饱受业界评论人士的批评。直到一年之后,RIM才在PlayBook增加了这些功能,但为时已晚。

 

3、AOL的即时通信系统AIM

谷歌的即时通信工具Google Talk也要比AOL的即时通信系统AIM强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讲,AIM仍在被用户使用,但具体怎么使用或为何仍被用户使用,这就不得而知了。如今年轻的时尚用户都使用Google Talk了,或许其他用户也该放弃AIM了。

4、AOL Mail/Hotmail

AOL Mail/Hotmail都无法与谷歌的Gmail相媲美,早已是过时的产品。

5、蓝牙手机时尚不再

许多用户表示,蓝牙手机现在只能让那些不了解科技的中老年用户了,其原因就是蓝牙手机只适合这些群体了。

6、苹果地图

苹果承诺将继续努力完善其新地图应用,但目前为止,苹果地图仍是一团糟。如今的市场上,谷歌地图和诺基亚地图等移动网络版本的应用都已经不断涌现。利好的消息是,诺基亚和谷歌都将在不久后将它们的地图应用投放到iPhone和iPad等产品中。

7、存在诸多问题的Siri

与苹果地图应用相似的是,Siri也成为了苹果另一大存在诸多问题的应用。的确,苹果一直在完善Siri应用,例如向Siri的服务器增加了更多的数据等,但是,这款应用却难以得到市场的欢迎。

用户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与Siri类似的应用,那就试试Android版本的Google Now,或者是iOS系统版的具有语音功能的Google Search应用吧。

8、联想的ThinkPad

联想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是一款适合企业用户的产品。此产品功能的确强大,但是,其过于笨重,而且外观也不好看。或许,在未来的移动时代,最好的笔记本电脑应当既不太厚,而且也不要太笨重。

9、苹果的iPod Classic

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涌现,iPod Classic也日趋被淘汰。几乎每年都有业界人士认为苹果将取消iPod Classic产品,但每年,这些猜测都以错误而告终。iPod Classic为何仍能够继续存在呢,或许能够播放影片和音乐正是其主要原因。

用户如果没有必要一直设置大量的音乐库,那么就可以选用一款智能手机或iPod Touch音乐播放器,而不需要再使用iPod Classic了。

10、DVD或CD几乎已死

如今的市场已经大量涌现诸如Spotify、Netflix和Hulu等网络内容的服务,同时也不断涌现像iTunes和亚马逊之类的下载服务,因此用户根本没有必要再购买实体光盘形式的电影和音乐了。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330.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330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330&key=a15f2bd1
[图]要和诺基亚比坚固么?Surface经受住车轮碾压的考验还能继续工作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315.htmlMon, 12 Nov 2012 10:30:15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315.html上周,我们报道了一名在洛杉矶的男子刚买了一台崭新的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却意外地将Surface从车顶跌落,结果发现平板还能用得好好的。现在,又有一个Surface的使用者报告说他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上周六,Surface平板还能继续工作。马里兰州金斯维尔的Rob Waldhauser在其WPCentral论坛的账户里发表说。


基本上,他把64GB版本的Surface平板落在了车顶,然后就开着车去上班了。几分钟后,他注意到了平板不在他身边,因此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刚才都做了什么。于是,他又往回走了一倍的路,发现Surface掉在了路边。

"这件事……挺有趣的"。在他能够到他的Surface之前,有辆车过来了。Rob写道:

“那辆车的轮胎完全碾到了Surface平板上,接下去我看到了我崭新的700美元平板和它的Touch Cover朝着不同的方向飞了出去!我的心脏和人都跳了起来!我跳出了我的车子并冲到了马路对面,第一时间抢回了我的平板,然后是Surface,还有我的手机——当然是经历所有这些的时候从我的膝盖上掉下去的。我跳回了自己的车子,还没开到60码的速度的时候!”

虽然有一些划痕和碎片脱落的情况,屏幕还是完好的,是的。Surface还能完整地工作,甚至在那种考验之后。Rob说:

“Surface感觉起来完全很健全,就像我刚拿到它时候的样子。一切正常,甚至是Touch Cover(虽然其有点轻微的撕裂)都工作地好好的!微软造出了这样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这是怎么发生的,我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件事我们学到了什么?人们千万不要把平板电脑留在他们的车顶!哦,而且Surface做得非常好!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315.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315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315&key=1ba9bce1
[多图]Windows Phone 8评测 系统改进幅度并不大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90.htmlWed, 31 Oct 2012 09:19:31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90.html 

“这是一台Windows Phone。说真的,这次真心是Windows Phone了。”这是在几个月前我听说关于Windows Phone 8以后的想法。跟Windows Phone 7一样,它代表着微软在移动通讯方面的新一页;不过跟Windows Phone 7不同,这次,它的硬件变得更好了。

/upload/121031/0907320144301009.jpg

真 相实际上总是要复杂一些:这个新的一页并不像Windows Phone 7在2010年出现,替代原来的Windows Mobile系统那样有着巨大的变化。当你第一眼看到Windows Phone 8的桌面,它的应用和整体的界面设计,让你觉得它只不过是Windows Phone 7.5的一次小升级而已,而这个想法在许多方面来说,是正确的。微软在这个新系统中下的功夫,大多是在它的底层之中:这些最新一代的智能手机现在使用的内 核,是微软一直引以为豪,在以往几代桌面Windows系统,以及最新的Windows 8系统所使用的“NT内核”。

虽 然,要达到这个目的要杀死许多微软工程师的脑细胞,不过切换到NT内核是微软一直坚称必须做到的事情。让人惊奇的是,在Windows Phone 7.x底层中使用的框架可追溯到Windows的内嵌式系统版本Windows CE,这也是微软在90年代首次尝试将Windows运行于轻量级设备的成果。它原本的设计并没有为先进如此强力的智能手机进行过优化——现在市场上的手 机并不像20年前,多核处理器相对单核处理器来说更加常见。

不过,这些底层的改变并不能让人们看见,对于那些容易被漂亮的图标动画和丰富的功能吸引的用户来说,这个就更加是一个问题。对于Windows 8,人们提起的疑问就跟Windows 7和7.5一样:Windows Phone 8是否正是微软(和诺基亚)一直在寻找,能够在市场上普及的操作平台?

设计与性能

在Windows Phone 8漂亮的界面中左右切换画面的过程中,丝毫卡顿的感觉都没有。不过这跟Windows Phone 7同样有着一个原因:微软对于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使得整个系统就算在较旧的单核处理器智能手机上运行,仍然丝般流畅。不过,Windows Phone 8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它支持更加美丽的HD高清分辨率。老实说,我一直觉得Windows Phone在低分辨率的手机平台中来说是最好看的了,不过720p分辨率的到来仍是一件好事。界面中没有什么元素能看出来被放大的痕迹,不过我试用的一些 第三方应用在新的分辨率中运行时,被很宽的黑边包围着,很明显开发者在写程序时就把它设定为WVGA分辨率了。

先 把高级性能放开一边不说, Windows Phone 7中首次出现的Metro界面在Windows Phone 8中被适当地,更确切地说是细心地改进了不少。对于Metro在出现了两年半以后至今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鲜感,这是它的福音同时也是它的诅咒:对于微软 来说,能够让用户看着一台Windows Phone而感觉自己是看着一台相比安卓跟iOS来说完全不同的、新的东西,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一种一直存在的新鲜感,让Windows Phone无法在市场上获得一个稳定的用户基础。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在Windows Phone 8中最为突出的界面变更,一个用户打开手机立刻能够发现的变更,就是它的桌面屏幕现在变得更加有用和灵活。Windows Phone 7曾今因在主屏幕右侧的黑条浪费宝贵的屏幕空间而被诟病,而现在这一些都不复存在:Windows Phone 8将这些图标都分散开来,让所有活动方块都能占用整个屏幕的宽度。你仍然能像之前一样往左滑来查看完整的应用程序列表,如果你比较喜欢按一下按钮来打开, 原来的图标依然存在,只是它被移到了活动方块的底部了。

说到活动方块,这个可以说是 Windows Phone 8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改变了:用户现在可以为每个添加到主画面的方块设置三种不同的大小,而部分应用则被限制为两种大小。如果你将Windows Phone的主画面想象成一个四个单位宽,无限长的格子,活动方块的大小能够设置为1 x 1,2 x 2,和4 x 2;后两者对于之前使用Windows Phone 7的用户来说非常熟悉了,不过新的1 x 1大小对于那些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来显示实时信息的应用来说非常实用。在你的主画面中添加1 x 1的方块无疑能够让你的主画面添加不少个性色彩,而我也觉得这正是微软一直以来在这个界面设计上所缺少的东西之一。说Windows Phone 8拥有所有主要平台当中最好的桌面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它是灵活性、漂亮的设计和简洁三者的完美结合。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微 软一直都说有意义的个性化对于Windows Phone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像高亮颜色这样的触点(在整个平台上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和主画面配置性等对于整个平台来说一直都是很重要的—— 这些东西都是能让用户进行各种个性化的同时,从界面的点点滴滴仍然透露出它实际上是一台Windows Phone。因此,锁屏在这个版本中也在保持它的Windows Phone风格同时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它仍然有像以前一样的大文字时钟和日期在底部。不过现在,你可以把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加于其上,使其能够改变锁 屏的背景图片,这实际上用起来比听起来要更加酷;就拿必应来做例子,它搜索引擎上主页面的图片是出了名的美,而这些图片将能够出现在你的锁屏上。应用程序 还可以将状态图标显示于锁屏中,并且你能够选择最多5个同时显示在锁屏中的图标:例如Facebook消息,Xbox通知,未读电子邮件、短信,未接来电 等等。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跟 主屏幕和锁屏一样,Windows Phone的软键盘是另外一个用户必然且经常会接触到的东西之一,这使得它的设计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在Windows Phone 8中,你仍然不能使用第三方软键盘来取代系统自带的软键盘。大家或许会觉得微软看到像SwiftKey和Swype等第三方软键盘在安卓上面的成功,会打 开大门让用户享受他们所带来的便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庆幸的是,Windows Phone的软键盘一直都非常出色,在这个新版本当中也不例外;在我的使用过程中,这个键盘让我觉得似乎在输入的途中卡了一下,不过这可能是我的错觉,因 为在输入时我并没有发现严重的输入错误。

在Windows Phone 8中,软键盘加入了他们研发部门称之为“Word Flow”的东西,它工作起来跟SwiftKey和安卓4.1自带键盘的词组预想技术非常相似——它可以基于你已经输入的内容,一个一个单词地为你输入整 个句子。然而Word Flow中一个有趣的功能是我在其他键盘中没有见过的,这就是情景纠正:微软说它会分析你已经输入了的内容,来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词语纠正。他们给出的例 子是,当你输入”come over fir dinner”(过来吃晚饭)的时候,它会自动将fir纠正为for,不过这不足以让我信服——当我输入”that’s a nice fir tree”(那是一棵好杉树)时,Word Flow依然给我提供了相同的纠正选项。

联系人和通讯

Windows Phone一直是一个在“以人为主”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操作系统,它将图片、状态和其他从不同服务中获取的信息进程到它的People Hub当中。Windows Phone 8并没有对这方面进行太大的改动,不过在系统的一些地方增加了几个有用的功能。

在Windows Phone 8的People Hub当中,微软最主要的动作就是新增了一个叫做Together的面板。它的主要用途有两个:第一个是列出你创建的每个联系人群组,第二个就是“房间”列表。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联 系人分组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过有趣的地方是它在People Hub应用中是以活动方块的形式显示,并且你能够将某个群组添加到主画面当中。每个分组可以看作People Hub的一个子集,里面是分组中联系人的列表,还有他们最近的状态更新以及照片,最后还有群发电子邮件或者短信的功能。它还将微软的Hotmail和 Outlook中的群组集成在内。不过它似乎并不能将来自其他服务的群组信息集成其中。

而最有趣的新功能则是房间。他们实际上就是不同的小圈子,你可以在这些小圈子中与特定人群分享不同的信息,例如照片、日历、笔记和信息等。它跟黑莓信使或者Google+有些许相同之处,不过它更加趋向于与微软的服务进行集成。在我们的测试当中,大部分功能都能够无缝工作——特别是群聊,一切几乎都是实时的。OneNote功能集成则有时出现一些小毛病,不过我们相信这在最终发布时将会得到改进。

只 有创建房间的人可以邀请新的成员加入,不过所有成员都能够为房间设置一个自定义的背景图案,并且该房间的活动方块会以这个图片显示。如果你邀请一个使用非 Windows Phone设备的用户,他们仍然能够使用共享的日历和通过桌面版Messenger进行互动,不过他们需要一个微软账户来进行设置。总的来说,房间功能看 起来挺智能,不过要想让它发挥它的最大潜力,在房间中的成员都必须使用Windows Phone——微软必须知道这并不现实,毕竟全世界那么多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这个功能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兼容安卓和iOS的应用程序,并且这个程 序还得让微软承认才行。

虽然花的时间比大家所想的长了不少,但是Skype将很快在 Windows Phone 8上能够完全正常地使用了。不幸的是,Skype在我们测试期间依然欠缺,不过微软承诺他们将和这个语音通讯软件进行深度的集成,让你可以无时无刻地保持 在线。实际上,其他语音通讯软件同样可以通过利用微软的“丰富通讯套装”API接口来实现同样的集成,让像Tango和Qik这样的软件在拨号盘和锁屏中 像平常拨打电话一样进行操作。Skype信息系统也将集成到短信应用和People Hub当中。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微 软在电子邮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包括将收件箱背景改为黑色的选项,自动将Office文档附件自动添加到Office Hub中,和写邮件时的语音文本转换。这些小改动并没有为整个电子邮件的体验带来太多的改动,而我们在Windows Phone 7.5中遇到一些不顺手的地方,在这个版本依然存在着——包括信息的分组错误,和糟糕的Gmail集成。语音文本转换的表现也不如理想,这让人感到有些失 望——毕竟在语音识别方面,微软曾经是领先于安卓跟iOS的。

总得来说,拿 Windows Phone 8来作为一款核心通讯工作可以说是悲喜参半。来自不同服务的信息,例如Windows Messenger,Facebook,短信等,都能够智能地集成到单一的组别中(现在你可以更轻易地删除它们),但Twitter集成方面,你仍然需要 多点击一下来看完整条140个字符的推。你可以通过彩信来发送你的位置,但是在横屏时,键盘却莫名其妙地不占用整个屏幕的宽度。

最 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微软需要在它的通知系统上面多花一点功夫。通知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非常重要,而微软也很聪明地将这个功能集成到开始画面的活动方块当 中。然而,随着应用的增加,通知也随之增多,但能够显示的通知也只有那么几个而已。除非你将你非常在意的应用在开始屏幕中创建一个活动方块,否则你没办法 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方查看你所有未查看的通知。

Office, OneNote, 和SkyDrive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Office 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在过去的一年微软做了几乎力所能及的一且,来将Office的云服务与Google Docs之间的差距缩短——而这一切都算是成功的。在Windows Phone 8中,Office Hub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样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改动而组成。Word现在有一个用于阅读的“全屏”模式,Powerpoint增加了几个观看选项,而 Excel添加了对图标的支持,并改进了它的界面导航性。如我们之前所说,Office还会自动将给你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的Office附件自动添加到它里 面。

OneNote被从Office Hub当中分离了出来,而这个做法我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许是人们最不会去用,但同时是最好的一个软件。跟Evernote一样,OneNote设计原意就 是能够让你快速的将笔记、图片和语音记录下来。你还可以检索你所有的笔记。对于记事软件我有三个要求:纯文本记录,速度,和无缝同步。OneNote能够 完美地做到后两者,而对于第一项要求,我比较喜欢纯文本的文件,因为要打开他们实在是简单——不过要是你已经在使用着微软的软件生态系统,那么这应该不成 问题。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而 这一切最好的是,它们全部都能无缝地共享到SkyDrive中去。我是一个Dropbox用户,不过你若是一个Windows用户,那么我建议你去试试 SkyDrive。SkyDrive同样在桌面上提供一个漂亮而且速度快的网页界面。在Windows Phone 8上面,你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管理,就能够知道你的文件在什么地方和有什么软件使用SkyDrive,而真正要做的管理,相对其他云储存服务来说要合理许 多。这里特别指的是iCloud,它的数据结构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儿童角

我 不知道是否有人想到过这个功能的出现,不过它现在真真实实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而且它的确很实用:许多父母都使用智能手机了。有一些父母的孩子仍然太小, 所以不适合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智能手机,但他们让然能够从中获得不少乐趣,例如玩玩小游戏,在路上听听歌等。这时,儿童角就发挥它的用处了,它实际就是一 个额外的桌面,只提供你预先设置的有限功能让孩子使用。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儿 童角的设置过程非常直白——我的8X到手时,默认状态下儿童角的活动方块就在主画面中,你可以点击它来进行设置(默认该服务是关闭的)。如果你将这个活动 方块删除掉了,你可以在设置中找到它。打开后,你将会看到一个画面,在里面你可以选择在儿童角当中,孩子能够使用的游戏、应用以及本地音乐文件。

当 这一切都设置完毕以后,你或你的孩子就能够通过在锁屏的右边滑动来进入儿童角。在里面,所有你设置能够使用的游戏、应用和音乐都会显示在儿童角的桌面中, 而这些东西都可以移动或者改变活动方块的大小,或通过点击“个性化”活动方块来让你的孩子选择它自己的高亮颜色,名称和儿童角锁屏的背景图片。在儿童角中 没有应用列表,而这恰是这个功能要做到的事情。如果有新的消息到达,它将会被隐藏(但来电会依然显示)。

儿 童角工作起来没有问题,不过它不禁让我想: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个模式变得更加概括一些,变成“访客模式”?我已经遇到了数不清那么多次有人问我拿手机来用一 下,可能是用来上上网,打个电话,又甚至只是想看看我的手机。但考虑到我的手机上面通常都能够看到许多我的个人隐私信息,我非常希望能够将我的手机设置进 入一种半锁定模式。儿童角除了名字让人看起来不太对以外,其他都可以说符合要求了。

电子钱包和近场通讯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微 软通过新的电子钱包应用加入到了移动支付的战场当中,它目前为止的功能跟谷歌电子钱包很相似,包括这三点:在微软的应用和内容商城中进行支付,直接通过 NFC支付和本地支付服务。跟其他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是,微软决定将它的安全系统跟SIM卡捆绑起来,而不是使用NFC加密,微软称这样能够对运营长和其他 第三方未来提供更友好的支持和选项。

当我第一次设置电子钱包时,它自动从我在我的微软 账户中将设置过的支付信息抓取下来,包括我的AT&T账户,PayPal账户和VISA信用卡。它能够为支付应用内订单设置密码(以及在其他地方 支付时的密码),并且微软将应用开放给第三方应用进行集成。(可惜到目前位置仍没有支持它的应用供我们测试)

我 不能说是一个冲着各种优惠活动而去消费的人,不过我必须得说电子钱包中的“优惠”板块快要把我变成那么一个人了。它会自动搜索本地的优惠并自动从不同的来 源获取相关的信息,包括LivingSocial、Yelp、Restaurant.com和高朋。你可以通过滚动来查看所有的优惠,并且将你喜欢的保存 到你的电子钱包主画面,或者你的开始画面中。

而在近场通讯方面,Windows Phone 8对网页、联系人信息等的共享可以说是非常直截了当的。不过整个过程不是全自动的,你需要先在菜单中找到“点击+发送”按钮,然后在将两台手机碰在一起。 在跨平台发送简短的信息方面,它工作得很好——我可以跟一台安卓手机很轻易地进行网址和联系人的收发。不过,在发送图片方面就没那么容易了,但这也不是什 么出乎意料的事情,毕竟每个平台使用的解决方案不同。

地图和必应

对于在Windows Phone 8中使用诺基亚的地图技术,我一直抱着很高的期望,必应的地图在我的使用经验当中,一直以来它的数据质量都比它的竞争对手落后,而诺基亚(通过Navteq)的加入将很有机会对此有很大的改进。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然 而,这个万众期待的改进仍然没有出现。原生的Windows Phone 8地图体验在几个方面有有所欠缺。虽然你可以通过点击地图工具栏的“获取路线”来得到基本的步行或驾车路线,但是在你选择兴趣点中的路线菜单时,它将会显 示一个跟iOS 6类似的“你需要安装某某程序”的提示。能够处理这些请求的应用列表中将会包含Nokia Drive等等的应用,不过在我们的早起测试当中,微软的商店里并没有相关的应用可选。让我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你可以从工具栏中得到路线,而没办法在兴 趣点的菜单中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而我所得到的搜索结果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其中一次,我 输入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地址,应用给我返回了一个离我大约两英里的地方;直到我来到一个工业园后面的黑巷子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被带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去 了。又有一次,我在曼哈顿搜索“星巴克”,应用将地图缩小许多,然后显示了在曼哈顿大约八家星巴克门店的地址,而没有一家是离我近的。我很怀疑整个曼哈顿 有没有可能只有八家星巴克。而实际上,我曾经在单程路途上就去过曼哈顿超过八家星巴克了。

它 的优点,则是提供了全球的离线地图下载,这对于Windows Phone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同时也添加了一点与巨头谷歌在安卓上地图应用的竞争力;而经常外游的人们就特别能够体会到这一功能的好处,这能够为你 节省不少的数据流量费用。已下载的地图似乎不会自动更新,不过你可以在应用的设置菜单中手动进行更新。

Xbox集成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Zune 最后的一点点痕迹都从Windows Phone 8中消失了;现在你可以通过Xbox服务来从手机上获取音乐和广播。跟以前一样,你可以直接在设备中购买音乐,但你仍然不能租赁电影。这个遗漏可以说很奇 怪,毕竟现在的Windows Phone有着如此美丽的720p显示屏了。

我试用了 Xbox Music Pass,这个是Zune Pass的替代品,微软的无限音乐订阅服务,目前为止我对它很满意。音乐在我选择后通过我的HSPA网络很快地下载下来,不过让我有点失望的是这里面并没 有让我限制下载使用移动网络或是Wi-Fi无线网络的选项;应用会根据每一首歌来决定通过什么网络来下载,例如我在使用移动网络时选择下载一个专辑,而剩 下两首歌的时候我到了有无线网络的地方,那么剩下的将会通过无线网络下载。虽然如此,在Xbox Music Pass上面的音乐非常优秀,上面有许多的选择是我在其他竞争对手像MOG、Rdio或Spotify上没有的,但它很难给你推荐准确的内容,除非你身边 使用的所有产品都跟微软有关,并且你不需要使用网络。对于我来说,平台独立性对于我的音乐非常重要。

整 个Xbox体验中最酷的部分实际上并不是Windows Phone 8独占的:SmartGlass已经可在Windows 8设备(例如Surface)中使用,并且将在将来登陆其他平台。使用它的遥控功能,将会把整个电话变成一个触摸板,用于控制你的Xbox主机界面。这个 功能用起来是如此自然,让我考虑将它作为我看电影和听音乐时用的主要遥控器。它有点慢,在你做出动作以后大概过半秒,这个动作才会在主机上表现出来,这半 秒足以让人察觉了;而连接到Xbox需要花将近20秒。不幸的是,一旦退出SmartGlass应用(就算是短暂地退出一会儿),下次你重新进入时就得重 新连接一次。该应用还一直说我的设备跟Xbox并不处于同一个网络当中(但实际上是在一个网络中),使得我不能使用浏览器和键盘功能。不得不承认,这个应 用能够使你在地球的另一边依然控制家里的主机这功能显得非常酷,不过它并不是很实际,除非你想在别人使用你的主机是跟他们恶作剧一翻。

Internet Explorer 10浏览器

微 软花了许多年来宣传他们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而在Windows Phone 8上的IE10实在是值得吹捧。它跟桌面版的IE10共享者许多相同的技术——加上新的Windows Phone内核和更加强大的硬件,它非常运行速度和反应都非常快。它对大多数我经常访问的桌面网页的渲染都没有问题,包括在The Verge上面的自定义字体。使用过程中有两次它在缩放上面有点小问题,不过总体来说它比我原本的期待要高出不少。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微 软还在其中添加了一些有用的功能,例如可以自定义工具栏图标,和页面文本搜索。特别是文本搜索,在IE10中非常出色,它能非常迅速地跳到每一个搜索结果 上,并进行缩放。它还有一些后台功能,例如“SmartScreen智能过滤”,用于提醒你正在访问的页面是否恶意网站,和稍有争论的“Do Not Track”选项。

从界面上说,我的第二大抱怨就是微软只允许同时间打开最多六个标签页。这样的设计也许是因为每一个标签使用单独的进程运行,这样当某个页面崩溃时就不至于让整个浏览器崩溃,但仅能打开六个标签页未免也太少了。

然而我对IE10最大的抱怨,微软将要花不少功夫才能解决:移动网站对非Webkit浏览器的支持就是如此不友好。特别是Facebook和谷歌,直接就将IE10看作一款来自90年代的旧产品,在上面显示着老掉牙的移动页面,跟这台如此现代的 智能手机一点都不匹配。微软和Mozilla都在尽全力让开发者针对广泛的移动网页浏览器进行开发,而不单单是iOS和安卓系统,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加上许多网站通常会用HTML5视频来替代Flash(而这个IE10并不支持),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抛开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说,IE10的浏览体验 就是美丽的网页和老掉牙的移动网页两者的大杂烩。

幸运的是,你可以将IE10设置为对网站显示自身是桌面浏览器而不是移动浏览器,但问题是某些网站就算在这样好的设备上面,显示依然有难度。不过要我和漂亮的桌面版和丑陋的移动版之间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拍照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从Windows Phone出现开始,微软就将拍照作为中心焦点,而在Windows Phone 8中,他们进行了一些小改动,从理论上应该会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他们对取景软件进行了一点点调整,但不是所有的改动都能让它变得更好。我很高兴现在你 不用在菜单中四处寻到来打开闪光灯,也很高兴设置菜单中新增了许多自定义拍照设置。

奇 怪的是,微软觉得把缩放按钮放在屏幕上是一个坏主意,取而代之的是你要用两只手指来进行缩放。它对于一个多数是单手操作的行为来说实在是太奇怪了,在拍照 时用两只手指来进行缩放不能不说感觉跟别扭。或许,跟我一样,微软觉得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数码变焦实在有点傻——但尽管是这样,这样的一个改动对于普通用户 来说实在是很不方便。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对 于照相机和Photos Hub来说,微软将他们的扩展性往一个有趣的方向发展着。在照相机里面又一个叫做“Lens”的新按钮,打开后会显示一系列你想用来拍照的应用。你不能将 其中之一设置为默认的照相机程序,不过这个按钮无疑让操作变得更加方便。让你使用一个支持 Lens的应用拍照后,它将会跟其他照片一样被放进你的Photos Hub中,并使用一个特殊标签告诉你这张照片是用哪个软件拍的。这简直就是为了Instagram度身定制的,不过要知道Instagram在 Windows Phone平台上并没有推出。

(编译:蛋蛋 图文来源:The Verge)

Photos Hub现在可以让你多选照片,和对其进行编辑:旋转,裁剪和主要用于正常化白平衡和曝光的自动修复选项。跟照相机中的Lens选项一样,你可以在浏览照片 的窗口快速地跳转到第三方照片编辑工具当中。最后一点就是它的立刻上传按钮。在以前,你可以选择SkyDrive或者Facebook作为你自动上传的地 点,现在Windows Phone 8让你选择任何支持该功能的第三方应用——不过,在我们测试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应用对该功能进行可更新(包括Facebook)。

总结

微软 Windows Phone 8

Verge分数: 7.9

优点

l 主画面是所有移动平台中最好的

l 跟以往的Windows Phone一样快,流畅

l 引人注目的、有用的云策略

缺点

l 应用的可用性仍然是个问题

l 原生地图应用跟期待相距甚远

l 许多Windows Phone 7遗留的小问题依然存在

每 一代新的Windows Phone,微软不但将自己跟iOS和安卓的距离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拉近了,同时也跟他们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区分开来,而Windows Phone 8更加体现了这一点。不过在某一些方面,他们仍然没有改进,一些问题能够追溯到Windows Phone 7.5甚至7:状态栏仅在某些时候显示,谁不想一直能够看到时间,电量和信号强度?吸引人的动画和画面过渡效果在看过超过50遍以后,估计你也会开始厌烦 了。缺少统一的通知栏;不根据当前内容进行变更的搜索硬按键(然而随之在屏幕上显示的搜索软按键则会根据当前内容个变更它的功能);重新打开应用时的“恢 复中……”动画等等的问题。说到应用程序,就在今天,我安装了Uber,United和第一个官方星巴克应用。Windows Phone和它的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还非常大,这个事实无论别人怎么跟你说,也是无法改变的。

但 这不代表Windows Phone 8完全不值得考虑入手。除去诺基亚的麻烦不说,微软这次Windows Phone 8的发布,正是要让全世界看到他们要把Windows Phone搞好的决心。光是Office和Xbox,微软给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移动行业当中又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生态系统,而且在接下来的数月里,HTC的 8X和诺基亚的Lumia 920两款旗舰机型也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对于你来说,购买Windows Phone的原因不应该是拿它来与所有其他平台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秀的一员;而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微软一个机会,去尝试一下这一款他们用心给大家带 来的产品。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90.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90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90&key=6be66ed0
[多图]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 运行流畅软件数量少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86.htmlMon, 29 Oct 2012 09:30:56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86.html 当微软把Surface平板电脑作为洛杉矶发布会的顶级机密来看待的时候,它并不只是标志着公司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它标志着这个让我们已经熟悉的名 字再次被利用。这个设备立足于PixelSense,却又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意义,重新赋予这个词汇新的意义,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不同的新生事物。

 

Windows RT版本微软 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

微软正在做以前所没有做过的东西,而Surface是微软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微软企图通过一次设计就能从平板硬件的平民变成英雄,那么Windows RT版本的Surface平板电脑能否真的消除Windows触摸设备几十年来平庸的表现呢?它能帮助微软和它最新的操作系统上升到平板电脑的顶部层次吗?你的答案就在下面的评测中。

Windows RT版本微软 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

在开始评测之前,先介绍一下Windows RT操作系统。Windows RT操作系统是Windows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也可以称之为Windows on ARM或WOA。该版本并不零售,仅预装在采用ARM处理器的PC和平板电脑中。Windows RT无法兼容x86软件,内置针对触摸操作优化的桌面版Word、Excel、PowerPoint和OneNote。

Windows RT版本微软 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

Windows RT操作系统能为设备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这是其优点,但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无法运行现有的Windows程序。也就是说,如果你购买了Windows RT版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那么只能从Windows Store应用商店中重新购买软件。

 

硬件

想要从已经发布的数以百计的各类平板电脑中脱颖而出,做出完全不同的特色并非易事,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确实在两个方面表现得与众不同。然而想从我们的感官中来区分视觉的不同,确实很难。

Windows RT版本微软 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

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的磨砂外观非常的酷,看起来很暗,但是相当的坚固和耐用。它采用微软独特的Vapor Mg工艺,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而且轻巧便携。它的手感摸起来非常棒,它被用来创造一个复杂的结构,前面和后面的设计都是扁平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前面要比后面稍宽一些。

Windows RT版本微软 Surface平板电脑评测<<#ZC_BLOG_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86.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86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86&key=4e07eaa7
[图+视频]秒杀Galaxy S III 四核小怪兽Optimus G详细性能测试出炉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50.htmlWed, 17 Oct 2012 13:08:33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50.html 四核小怪兽Optimus G无疑是一款“站在Android生态圈”顶端的机型,采用了高通四核APQ8064 Snapdragon S4 Pro处理器,高速的RAM和Nand,Adreno 320 GPU能够带来澎湃的动力,下面是国外媒体对其进行的详细性能测试。

跑分测试:

Antutu.  CF_Bench.

Quadrant.  Vellamo

Linpack1.  Linpack 2

Nenamark2

Nenamark2
硬件测试

GPS.

Multitouch points

Wifi Analyzer

Android System Info

编译于 androidcentral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50.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50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50&key=7e8b21ff
[评论]别让手机交流替代现实交流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46.htmlTue, 16 Oct 2012 13:09:02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46.html 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弟妹们吃饱后转身拿起手机玩游戏,张先生则时不时地发微博。老人受到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10月15日《城市新报》)其实还不单单是家庭聚会,现在三五好友的相聚,大多数时间是玩手机,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不拿出手机刷刷就会觉得心里落空。因此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的确,手机在给人类带来极大自由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沟通和交流戴上了枷锁。在进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时代之后,这种方便与自由逐渐有了代替人与人当面直接交流的趋势。手机和互联网本身是交流的一种工具而非生活,可随着工具在技术上的进步与发展,反而工具倒是替代了现实生活本身,这既是增加了交流的自由性,但与此同时也给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制造了一堵无形的隔阂之墙,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喜欢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而摒弃直面交流的方法。

人毕竟不是机器人,家庭也不是虚拟的捆绑,人类丰富的感情是需要通过眼神、声音、动作等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的,0和1简单的二进制世界是无法全然代替我们的情感表达世界的,就好像说男孩女孩之间的爱意表达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一条短信,一条QQ留言来完成,岂不是太没有真实的感觉和美感了?

所以,为了不让我们慢慢地都进化成“机器人”,为了让我们继续做一个真真实实存在于这个现实世界的、富有人类情感的人,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家庭更像家庭,朋友更像朋友,聚会更像聚会,请不要过分地依赖我们的手机和网络,因为手机世界是不能代替真实情感的。

作者/金真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46.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46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46&key=68755325
iPad mini电池谍照:16.7Whr 介于iPhone和iPad之间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33.htmlSun, 14 Oct 2012 17:05:22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33.html 今天一组被称为iPad mini的电池照片在网络上曝光,照片上电池型号为A1445,苹果零件编号为616-0641。电池能力为3.72V,16.7Whr ,4490mAh。目前无法确认这个谍照的真实性。但是从电池大小来看是很适合目前传言的7.85英寸iPad mini的。

upload/201210141734587845.jpg

我们可以拿iPhone 5和现行iPad的电池进行比较:

iPhone 5 5.45 Whr
new iPad 42.5 Whr
iPad 2 25 Whr
iPad mini 16.7 Whr

这个iPad mini的电池容量在iPhone 5和iPad之间,比较真实,应该符合不配备Retina显示屏幕的iPad mini。从电池上贴着的一些标签上来看,似乎是等待检验的产品。之前相传本月23日是iPad mini的发布会。
upload/201210141735021886.jpg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33.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33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33&key=140c6037
[多图]吸引力减退 第七代苹果iPod nano 评测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30.htmlFri, 12 Oct 2012 12:52:59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30.html 2012年10月12日,苹果新一代的iPod Touch和iPod Nano已经陆续上市,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发表了对新一代iPod Touch的上手体验,以下是体验文章。实事求是的讲第七代iPod nano的评测写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新款iPod nano,铝制的小巧机身配备了2.5寸的的多点触控屏幕,用来播放音乐文件的专属设备,与前几代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与前几代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第七代iPod nano功能简单,不支持iCloud

这款专门用来播放音乐的设备能够很好的播放MP3以及AAC文件,也可以通过比较繁琐的同步转换过程来浏览图片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其可以像下载MP3或者AAC文件那样来收听播客。

第七代iPod nano并不支持iCloud同步功能,所以用户只能通过iTunes来对iPod nano中的文件进行管理。如果你平常善于管理文件的话,那么iPod nano对你来说无疑是目前市场上最佳的一款音乐播放器。

功能简单 不支持iCloud

iPod nano无缝结合的金属加塑料材质的机身,一旦拿到手上变不忍心放下,也只有苹果才能打造出出如此精美的产品。iPod nano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号的iPhone。

看起来像小号的iPhone

iPod nano采用了许多和iPhone和iPod touch相类似的设计,在机身正面有一个主按钮,睡眠/唤醒按钮在机身顶部,音量控按钮在其右侧部,音量控制键中间是播放/暂停按钮。大部分的应用程序都能在ios操作系统上运行,但是iPod nano采用的并非ios操作系统而是苹果所谓的nano os操作系统。还有诸如图标由方形变成了圆形,iPod nano内置了仅四种桌面等小特点。

正面有一个主按钮

nano os操作系统

iTunes发展多元化功能,文件管理是硬伤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管理iPod中的音乐文件的难易程度不亚于自己用代码编写iPhone应用程序。一段时间iPod因提供像iTunes一样优秀的管理程序服务进而风靡世界。现在iTunes的功能现在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播放方面,iTunes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能够通过调整iPhone主屏来用苹果电视分享照片,或者是完全取代iPad的功能。

文件管理是硬伤

苹果新版本的iTunes即将推出,但是对于nano的使用者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问题的核心依然是在硬盘上进行的文件管理,这就让新款nano的上市多少有些显得不合时宜,未来是诸如Spotify,Rdio,Pandora这样流媒体服务的时代,而将MP3从本地硬盘下载并复制到另一个设备上的方法多少显得老旧繁杂。iPod之所以会成为主流产品是因为iTunes商店的出现变革了音乐产业,但是时代在变,现在的年轻人在YouTube上无限制的获取音乐,速度快的即使是iPod nono的闪电连接器也不能满足需求。

时代在变

令人惊奇的是苹果如此清楚的知道时代的变革,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2011年苹果发布的ios5操作系统应用于iPhone,iPod touch,iPad。这个系统让用户使用时不再依赖于接入电脑。当乔布斯介绍iOS 5和iCloud时,将传统的MAC和PC降格作为数据中心来使用,表示传统的文件存储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了将近十年。也正是那个时候乔布斯在云服务中推出iTunes让人们能够在装有iOS操作系统的设备中自由的下载已付费的音乐。不难想象苹果将构建自己的iTunes来成为Spotify,Rdio,Pandora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不支持iCloud

在将来对于新款nano苹果可能推出新的连接器,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就现在而言ITunes始终是数字媒体世界中的主流,还不至于臃肿繁杂到需要被新的想法所替代。

价格方面优势不足

iPod nano价格方面优势不足

对于一个喜欢听固定列表音乐的慢跑者或者是仅仅是为了以相对最低廉的价格能够使用现有的iTunes图书馆,那么花费149美元(约合人民币900元)购买一个16GB的iPod nano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多数人还会选择多加50美元(约合人民币400元)购买一个iPod touch。在价格方面iPod nana并不占有优势。

综合看来,第七代iPod nano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价格优势以及消费人群也略显不足和小众化,与苹果同系列的iPod touch ,iPad等功能上相比也差强人意,但是小巧的体积,苹果一贯的精良做工,专业的播放水准,也是追求高品质简单需求消费者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30.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30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30&key=e0306590
评论:思科成抹黑华为中兴最大嫌疑犯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22.htmlThu, 11 Oct 2012 12:06:51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22.html 美国政府关于中国通讯企业华为和中兴通讯的“威胁论”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效仿。10月10日,加拿大政府强烈暗示,该国一个计划中的政府通讯网络项目将会 因为安全风险的考量,排除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科技的参与。对于美国众议院10月8日公布的一份多达52页的机密报告显示,华为与中兴因其设备“可能被用 来针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因此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跟进,尤其是美国的盟友,如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对于此事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孙开友颇为担心,他认为,果真如此的话,华为和中兴的海外销售势必受到影响。

不过,对于此次“威胁论”的幕后真相,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似乎不止政治利益那么简单,企业竞争或也是其中重要推手。

全球知名行业媒体CNET评论认为,全球通讯巨头、美国本土企业思科有可能成为调查背后的最大受益者,在过去长达十年的交战中,思科往往在背后给华为抹黑。

  恐致多米诺骨牌

在美众议院报告发布之后,中兴和华为纷纷发表声明喊冤,同时,两家公司也表示,由于在美国市场的运营商网络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小,本次调查结果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华为和中兴,特别是华为,已经规模进入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当地政府会不会采用类似的方式去阻止这两家公司的正常市场行为,是接下来需要保持密切关注的。”孙开友称。

据介绍,印度和澳大利亚政府此前也曾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出面阻止一些重大合同。这也令两家公司因此不得不承受重大的损失,拱手将合同让给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等竞争对手。

果不其然,在美国公开发表报告之后,加拿大紧随其后表示跟随意愿。

“如果最后连欧洲市场也跟随,那么华为和中兴的海外销售势必受到影响。这种非市场的行为不是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能应对的。”孙开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成立国际经济司,为在中国外交蓝图中占据日益重要位置的经济外交服务。国际问题专家认为,该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将是解决不断涌现的与复杂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国际经济纠纷,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思科是幕后黑手?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政治和贸易考量,华为与中兴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或是背后的重要推手。对于这一推手,最大的嫌疑对象则是思科。

“思科,作为美国的本土企业,是美国排斥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受益者,此事不排除系由其背后推动的可能性。”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表示。

孙开友也表示,在美国,企业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政府,向政府传递自身的意愿,因此,不排除此事的源头或起于思科。

据悉,最近几年,华为在国际路由器市场上迅速扩张,尽管仍不是思科的主要对手,但不断增长的份额却对思科长期以来在路由器市场建立的统治地位带来了潜在威胁。

当被媒体问及在所有的公司中哪一家让你最担心时,思科CEO钱伯斯毫不迟疑地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25年以前我就知道,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将会来自中国,现在来说,那就是华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华为与中兴在美国政坛双双遭到指控的同时,思科10月9日宣布,终止与中兴通讯合作七年的销售合作伙伴关系,理由是中兴涉嫌向伊朗出售思科网络装置,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虽然思科坚称其决定是基于独立调查后作出的,但事情的巧合度不得不令人怀疑。

美国CNET撰文称,华为在新兴市场直接跟思科竞争。在过去10年,这两家公司经常发生竞争,思科曾经控告华为在2003年偷窃他们的源代码。

不过,野村证券的报告认为,如果此事引发中美贸易战,预计思科将比华为更受伤。因为美国市场销售额仅占华为总收入的4%,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业务却占了思科总业务的16%以上。此外,中国是思科在该地区仅次于日本的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市场。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22.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22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22&key=de673a15
[多图]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08.htmlSat, 06 Oct 2012 10:14:05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08.html 在iPhone 5发布时,苹果公司曾自豪的宣布iPhone 5采用的摄像头是目前最好的,体积更小,成像速度更快,在光线不足时比之前提高4倍的灵敏度,还支持全新的全景拍摄模式,并且还有防划盖保护。那么 iPhone 5的出现会是卡片相机的终结者吗?相信你看完本篇对比评测文章心里自然就会有数了。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布里斯班的新农场公园。 iPhone 5,1/2300s,F/2.4,ISO 50 未经修饰的全景照片

如 果你是一名单反相机用户,那iPhone可能对你的吸引力不会很大。当然你会时刻随身携带着它,随手就可以使用,但是和单反相机比起来iPhone的摄像 头太弱了,镜头总是被各种指纹和划痕覆盖,也没有正经的闪光灯,不支持光学变焦,而且可供用户设定的拍照选项也微乎其微。大家都知道在Flickr上最常 见的照片来源就是iPhone 4和iPhone 4S了,但这些都不是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对吗?

然而超薄型的数码相机销量持续下滑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那些较小型的光学变焦倍数较小的相机,很多人都将矛头直指智能手机。

这 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来讨论iPhone 5的拍照效果:首先我们将把iPhone 5与它的前身iPhone 4S相比,看看这款世界上最流行的拍照设备现在有哪些改进。此外我们还将把iPhone 5与普通的数码相机甚至单反相机相比,当然我知道这个对比有失公平,不过作为一款售价高达5000元的手机来说,用户显然不可能只将它作为手机来用。

在 最新的iPhone 5中,摄像头像素数与iPhone 4S一样同为800万像素,同样的五单元镜头,同样的固定f/2.4光圈,同样的4:3的照片比例。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摄像头参数与iPhone 4S基本相同。在iPhone 5的发布会上,苹果表示他们的摄像头设计团队通过努力使相机的体积缩小了25%,iPhone 5上的相机传感器和镜头都比iPhone 4S上的要小。不过喜欢摄影的朋友都知道,面积更大的传感器意味着更好的画质,而不是越小越好。不过苹果公司依然承诺iPhone 5将提供比iPhone 4S更好的画质。在光线不足时可以通过“动态低光模式”,将像素组合来提供比iPhone 4S高4倍的感光度。而“智能过滤”功能可以自动识别照片上需要降噪的区域。苹果同时还承诺改进的镜头可以提供更清晰的照片,以及40%更快的照片捕捉速 度。

那么这些数字上的改进是否真的能实际提升照片效果,进一步缩小iPhone与数码相机之间的差距呢?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布里斯班的南岸 5,1/120s ISO 200 未经修饰的全景照片

上手试用

iPhone 5的拍照界面与iPhone 4S基本相同,几乎所有功能键都按相同的样式布局。新的相机软件利用了iPhone 5上额外的屏幕高度,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取景视野。不过当你竖直握持iPhone 5时,照片的左右两侧是被裁剪过的,因此实际上照片的内容将比你在取景器中看到的更宽。

触控对焦并调整亮度的操作方式与之前相同,不过当你拍下第一张照片时会立刻发现不同:那就是速度!

速度提升

iPhone 5的摄像头比iPhone 4S反应更加灵敏,相机软件打开的更快,照片保存的也更快,在你按下快门按钮的瞬间就可以完成拍照和保存。相比之下iPhone 4S就显得业余很多了。就像专业相机那样,现在iPhone 5在拍照时时间主要是花在对焦上面,在这方面似乎依然与iPhone 4S相同。iPhone 5的拍照速度虽然与单反相机相差还很大,不过与普通的数码相机相比已经不相上下了。当对焦完成之后,在你手指离开按钮的瞬间会拍摄下照片,这点与 iPhone 4S相同。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按下手机或耳机上的音量键来代替快门按钮。

不同设备拍摄效果对比

iPhone 5的所拍摄的照片看上去确实与iPhone 4S不同,你可以在下面几组HDR照片中对比查看: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4s, HDR mode on. 1/590s, f/2.4, ISO 64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5, HDR mode on. 1/640s, f/2.4, ISO 50

iPhone 5对照片的“过滤”更加明显,可以更加有效的消除噪点和斑点,这也是得益于苹果再iPhone 5发布会上提到过的改进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苹果公司表示,新的图像信号处理器可以智能识别照片上的不同区域,比如蓝天就可以安全的进行软化,而 细节丰富的区域则不行。不过所有过滤器都不可避免的会过滤掉照片上的一点点细节,因此其间的平衡也需要掌握好。不同用户对于照片细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 些人喜欢干净柔和的照片,而另一些人则喜欢犀利边缘明显的照片。

对于我来说,iPhone 5拍摄的照片有点过于柔和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软件来增强对比度和锐度,为照片找回一些细节,像Snapseed等,桌面平台上的照片处理软件也有很多。上面所展示的两幅锐度不同的照片就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恢复一致。

那么iPhone 5拍摄的照片与普通数码相机相比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这一系列照片是通过不同设备在同一场景下所拍摄的。

所 有这些拍摄设备的IOS都被设定到了最低档,并且我们也确保慢速快门下拍照也不会因为抖动而造成照片模糊(最慢的是尼康D3的1/60)。照片的焦点为右 侧的树,大约距离80米左右。当时的光线比较阴沉,飘着的毛毛细雨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照片的对比度。我前后拍摄了多张照片来找出亮度与实际最接近的一张。 最后我在电脑上查看了这些照片中相机抖动的信息,并且可以确保他们几乎都已经达到极可能的锐利了。所有这些照片都是原封不动的从相机中复制过来的,除了尼 康和松下相机。因为我还用这两款相机拍摄了RAW格式的照片,并通过Adobe Lightroom 4将其100%质量的转换为JPG格式。

下面的几组照片显示了100%的放大级别,包括照片最中心的一块区域,以及照片最右侧的一块区域,因为有些镜头在靠近边缘的地方会变得柔和。

有些相机的像素数会比较低,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放大照片来得到相同的像素数,这样做可以确保完全展示每个镜头所能拍摄到的细节。像素数最小的就是iPhone了,最大的是佳能相机。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布里斯班市 iPhone 5

中心 边缘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4s 1/230s, f/2.4, ISO 64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5 1/230s, f/2.4, ISO 50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Panasonic LX5 compact($500 2010) 1/100s, f/4.0, ISO 80, jpeg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Panasonic LX5 compact 1/100s, f/4.0, ISO 80, raw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Canon A2200 compact($100 2011) 1/125s, f/3.2, ISO 80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Nikon D3, 17-35 f/2.8($9,000 2008) 1/60s, f/9, ISO 200, jpeg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Nikon D3, 17-35 f/2.8 1/60s, f/9, ISO 200, raw

从 上面的照片中,我们很难看出iPhone 4S和iPhone 5的区别。在右侧取自照片边缘的图片中,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来自iPhone 5的照片在天空部分噪点有略微的降低,而在同一张图片中最右侧的树上则显得略微模糊一点。除此之外二者基本相同。在iPhone 5的照片中我没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所谓改进过的传感器和镜头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不过在两款iPhone所拍摄的照片中,来自中心和边缘的画面都同样清 晰,也没有色差,而来自佳能和松下的照片边缘部分明显没有中心部分清晰。

价格便宜的佳能A2200为我们提供了中心位置清晰的照片,显然经过了积极的锐化。但在边缘部分无论是对比度还是锐度都显著的下降了,同时色差也有所偏差。

总 体来看,松下LX5在照片采用JPG格式时相比iPhone有着微弱的领先,而当照片采用RAW格式时领先进一步扩大了。尼康D3在采用RAW格式拍摄时 是所有照片中看上去最自然的,不过当它采用JPG格式拍照时相比之下会模糊一些。我会将佳能A2200排在最后,然后是两部几乎没有区别的iPhone, 松下LX5和尼康D3则表现最佳。

在iPhone 5发布之前我们曾做过另一个对比试验,我们将上面几部相机的照片打印成15寸照片,并邀请50名非摄影专业的朋友来挑选,看看哪些照片来自昂贵的单反相 机,哪些来自普通的相机或iPhone。虽然这并不是一项严格的试验,iPhone所拍的照片很少会被打印到这么大的尺寸。不过超过一半的参与者都认为 iPhone 4S的照片比尼康D3效果更好,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iPhone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拍照需求。

所有这些照片都是未经变焦的,如果你开启了iPhone的数码变焦,照片质量会立即严重下降,因此如果需要经常变焦的话一款支持光学变焦的镜头还是必备的。

弱光拍摄

iPhone 5摄像头最大的改进之一,就是可以在弱光环境下提供比iPhone 4S高出4倍的感光灵敏度,并且在取景器和照片上都能看到效果: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左:iPhone 4S 右:iPhone 5

苹 果公司将这种低光灵敏度提升称作“动态低光模式”,在昏暗的灯光下iPhone 5可以将其ISO设置到高达3200,而iPhone 4S最高仅为800。并且与苹果以往的作风相同,用户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手机会自动开启“动态低光模式”,除了在取景器中的图像亮度明显提升,以及 照片细心详情中ISO数值的改变之外,我们感觉不到任何异样。当然,提高感光度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照片失去了很多细节。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5可以在光线仅有iPhone 4S四分之一的情况下拍照,但右侧的100%放大图片中可以看出其细节损失严重 iPhone 5, 1/15s, ISO 3200

那么“动态低光模式”是不是只是在拍照之后简单的提升照片亮度呢?下面的图片中展示了来自iPhone 5和iPhone 4S所拍摄的同一处场景,而iPhone 4S的照片是经过正常曝光之后又在电脑上通过Adobe Lightroom提升过亮度的。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5, 1/15s, ISO 3200 左:原始照片 右:100%放大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4s, 1/15s, ISO 800原始图片亮度过低,在Adobe Lightroom中将曝光度滑块调至+2.0 左:加亮后的照片 右:100%放大

从 上图中可以看出,来自iPhone 5的照片看上去更加自然,并且很好的消除了来自白炽灯的红光带来的色差。并且在拍照时也更加舒服,你可以直接在iPhone 5的取景器中看到加亮过的照片效果,而在iPhone 4S屏幕上亮度依然过暗。不过亮度提升之后的iPhone 4S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颗粒及细节,尤其是在阴影部分。总的来说无论iPhone 5还是提亮后的iPhone 4S,都称不上细节丰富,不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经过电脑提亮后的iPhone 4S照片。

iPhone VS 单反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iPhone的镜头有着不同的拍照风格。

iPhone 5上搭载的镜头是固定4.13毫米f/2.4光圈,其视野和景深与一款33毫米f/19光圈的全画幅机头基本相当。iPhone的摄像头无法改变光圈大 小,因此你几乎可以将焦点同时对准画面中的所有物体。所以除非借助额外的软件处理,否则你很难拍摄出一幅背景虚化的肖像照片。不过如果你可以很容易就拍摄 一幅没有任何虚化的照片。

虽然你可以使用单反相机上f/19光圈的镜头得到更明显的景深效果,但是iPhone 5上f/2.4光圈的镜头却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光线。与一款单反相机的镜头相比,你可以不借助三脚架就可以用iPhone拍摄亮度更低的照片。换句话说,在 黄昏时分,你可以享受额外40分钟的拍照时间,而不必提高ISO数值以致损失照片细节。而此时如果使用单反相机的话就必须借助三脚架了。

出 于好奇我很想知道iPhone 5与一款全画幅的单反相机相比会有怎样的结果。于是我又做了下面的测试,用iPhone 5和尼康D3拍摄相同的场景(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博物馆),由于当时光线昏暗,因此将曝光值设置为EV4。唯一的限制就是需要手持,因此我将尼康D3的快门 速度设置为1/15s。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 5, 1/15s, f/2.4, ISO 640左:原始照片 右:100%放大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Nikon D3, 17-35mm f/2.8 lens, 1/15s, f/16, ISO 25,600, jpeg左:原始照片 右:100%放大 当时的光线不允许将光圈设置为f/19及1/15s,即使f/16也曝光不足

我 们选取照片中脊椎骨最清晰的部分放大至100%尺寸。为了配合iPhone为手持拍摄设置的1/15s快门速度和景深,我们将尼康D3设置到f/16(在 当时的光照条件下我们无法设置到f/19),而ISO值则需要设置到25600,当然这也严重影响了尼康D3的成像质量。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得到与 iPhone相匹配的景深和曝光效果,因此本回合中iPhone胜出。

当然上面所做的测试条件十分苛刻,不管你是拿来一幅三脚架,或是改善照明亮度,或是想要达成iPhone无法实现的设定: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圈、RAW格式照片或是开启闪光灯等。

作 为比较我们再次用尼康D3在相同的场景中拍摄,不过这次有三脚架的支持并且采用RAW格式,后期通过Adobe Lightroom和Photoshop处理。可以看出照片质量有了质的变化,但这只能在有三脚架时才能实现。而且我们的iPhone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 拍摄软件优化,甚至也可以架设在三脚架上拍照。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Nikon D3, 17-35mm f/2.8 lens, 30s, f/22, ISO 200, raw 左:原始照片 右:100%放大 在配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尼康D3的照片成像质量会有大幅提升

设置iPhone

iPhone并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光圈、快门速度或是ISO等设置选项,也许你会以为用iPhone拍照就像用一台自动模式下的卡片机拍照一样。不过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因为用iPhone拍照时是拍照效果完全可以预测的。

iPhone 上摄像头的设置并不是由相机软件来决定的,而是由手机本身决定,无论你用哪款拍照软件,只要光照条件相同手机就会选择相同的设置方式,因此是完全可以预测 的。只是在最近发布的几款相机软件像Nightcap和645 Pro才为用户提供了拍照选项设置,不过如果手机认为这些设置不正确的话依然会保留自行设置拍照参数的权利。

不过iPhone可设置的选项并不多,其摄像头的光圈大小是固定的(iPhone 5上为f/2.4),无法改变。随着光线变化可供调整的选项只剩下两个:快门速度和ISO。自从iPhone 4开始,二者的设定规律就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请看下图: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针对不同光线设定ISO和快门速度的规则表 注意ISO最低值成逐渐下跌趋势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只改变快门速度,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至改变ISO值。两种情况的交叉点基本上就是普通的室内亮度。所以如果你白天在室外拍照,手机将只会改变快门速度,当你在室内将只改变ISO值。

在白天的室外,iPhone 5将把ISO值固定在最低的50以获得最佳的画面细节。快门速度则会在1/28,000秒到1/20秒之间变换,其中1/28,000秒可能只有在用手机对着太阳的时候才会出现。

如果光想降低到EV7.5以下iPhone将改变策略。这时快门速度将固定在1/20秒不变,而ISO值将会逐渐提高直到达到最高的3200。除了在EV4.5时快门速度会改为1/15秒,其余情况都遵循上述规律。

目前为止唯一会打破上述规律的情况,就是在我们拍摄全景照片时,此时iPhone将把快门速度强制设定为1/100秒,为了跟上快门速度只能相应的提升ISO值。另一种情况就是在荧光灯闪烁时,为了避免频闪而改变快门速度。

闪光灯和“红眼”

目 前所有iPhone上所配置的闪光灯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闪光灯,它只是一个很亮的LED灯。即使这个LED灯非常亮,其效果也无法与数码相机上真正的闪光 灯相比,它只能覆盖到两米左右的距离。在iPhone 4S和之前的iPhone上,闪光灯和镜头的距离过近,造成照片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红眼。在iPhone 5上,闪光灯被移动了位置,距离镜头远了3毫米,但这似乎并不足以彻底消除红眼。

手机上的闪光灯与数码相机上的闪光灯相比,其颜色并没有那 么自然,我的手机上的闪光灯色调偏绿。很多相机都会在开启闪光灯时重新调整白平衡,但iPhone不会,它会忠实的记录下开启闪光灯后造成的色彩偏差。我 看过很多来自手机的开启闪光灯时所拍的照片,它们的色彩偏差千变万化,从偏绿到中性到偏黄等等。

全景拍摄

全景拍摄模式可以在你手持iPhone 5平稳的旋转200度左右后生成一幅全景照,并且照片的细节和分辨率都十分高。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布里斯班的新农场公园 iPhone 5,1/120sF/2.4,ISO 250

在全景拍摄的过程中,为了让你保持平滑和水平,在屏幕上不时还会出现提示,如“慢一点”、“往上一点”等等。为了避免晃动手机会将快门速度提升至1/100秒,在昏暗的光线下还会提升ISO值

全景照片会实时生成,将多张照片拼成一个长条。iPhone 5原生的全景照片比之前带有全景照片功能的软件有很多不同之处:

1) 当全景扫描的各个部分之前存在光线强弱差异时,iPhone 5也能很好的处理,使其获得合理的对比度和亮度,让天空和地面看上去都很清楚。不过我们并没有取消HDR效果的选项。

2) 就想其他拼接软件那昂,iPhone 5有时也会犯错,不过往往都是小错误并不会破坏整体的画面。传统的拼接类软件所犯的错误往往比较严重,比如当它们不知道其中一张照片应有的位置时,会把它们放在完全错误的位置上。

3) 由于需要拼接的地方过多,细节方面很难一一对应,比如下图中自动扶梯上的纹理。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4)1/120 秒的快门速度在60Hz的灯光频率下可以比较好的拍摄,但是如果在50Hz下就会有麻烦了。下图中的图片来自一面普通的墙,你可以看出原本光滑的墙面上出 现了垂直的条纹。如果你在拍摄时也看到了类似的条纹,可以先将iPhone对准灯光,一会儿之后iPhone会自动将快门速度更改为1/100秒,这样就 可以消除条纹了。

iPhone 5/卡片/单反相机拍照效果对比

iPhone会自动修剪全景照片的边缘,保证照片四边整齐,最终保存好的全景照可以达到2800万像素左右,这主要取决于被裁剪掉多少。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照片编辑软件都能处理这么大的照片。

蓝宝石水晶镜头盖

对 于一名摄影师来说,iPhone 5的镜头暴露的程度有点可怕。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在你的口袋里与钥匙、硬币等发生剐蹭。iPhone 5的采用了新的镜头盖,由蓝宝石水晶制作而成,苹果公司声称其可以更好的保护镜头免于划伤。将其对准太阳,我看不到其相比iPhone 4S多出任何光晕。事实上耀斑被很好的控制住了,只是在镜头中央位置可以看到一些紫色的反光。

存储和管理照片

就 像所有的iPhone一样,iPhone 5也不支持存储卡或移动存储,你只能将照片存在有限的内置存储中,一般情况下有16GB、32GB和64GB,不过其实际容量和标称容量一般是不同的,比 如64GB版本一般只有57.3GB可用。一个正常尺寸的照片体积约为2MB,一幅全景照片体积约为16MB,因此你可以存储相当多的照片。不过显然除了 照片之外我们还要存音乐、视频、电影、电子邮件、软件和游戏等等,所以当出门在外时你可能需要一台电脑或是将照片存至云端。

在iPhone 5及iOS 6上管理照片的方式与之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苹果似乎希望你将电脑作为数字设备的中心而不是手机,因此苹果限制了在手机上处理照片的能力。你可以创建“相 册”,并且可以将照片的快捷方式存储在不同的相册中,这样我们可以任意创建相册,复制照片,而不会占用二外的手机存储空间。不过当你把iPhone连接到 电脑上时是看不到你自己创建的这些相册的,你只能看到一些名字非常神秘的文件夹,而你的照片就散落在这些文件夹中。苹果似乎是在提醒你,用iPhone就 要搭配使用iTunes,这才是你同步和管理照片的首选。不过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可能会选择使用Adobe Lightroom来将iPhone上的照片导入到电脑上,而只将手机作为一个超大的存储卡。

在iPhone的相册中,没有星级评定机制买,也没有照片关键字提取功能,因此当你的照片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管理它们真的会成为一道难题。虽然一些软件提供了上述功能,但你必须先把所有照片都复制过去才行。

电池寿命

耗 电量一直都是智能手机的致命伤,苹果公司声称iPhone 5相比iPhone 4S可以提供稍长的续航时间。在都完全充满电的情况下,同样开启飞行模式,在一整天相同的拍摄强度下,iPhone 5剩余55%的电量,而已经用了8个月的iPhone 4S剩余47%电量,是个可喜的进步。

色彩和亮度

在 自然光下,iPhone 5和iPhone 4S的颜色几乎相同,在iPhone 5上红色显得更加生动一点,不过区别并不大。但你不能通过观察屏幕就得出这个结论,因为iPhone 5的显示屏本身的色彩就要比iPhone 4S生动。我的看上去就比4S偏暖,在本篇评测的第二部分,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个影响,以及它们在照片编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在室内人工照明的条件下,iPhone 5在消除来自灯光的偏红的色差方面表现更好,但是其表现并不稳定。

而 两代iPhone在图像的整体亮度、对比度及曝光度上的差异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完全不必担心。而HDR拍摄模式(以不同亮度拍摄三张照片,选取每张 照片中最清晰的部分拼接成一幅照片)也与上一代iPhone几乎没有区别,不过iPhone 5的处理速度要快上很多,这也使HDR拍摄更加实用。如果你先点击照片中较暗的部分,两款手机都能提供最佳的HDR效果。不过与第三方的HDR拍照软件如 pro HDR等相比,iPhone 5自带的HDR模式效果依然比较弱。

小结

iPhone 5的摄像头只能说是一次改进,而还不能称之为一次革命。你是否会喜欢它主要还是取决于你拍照的目的,而不是摄像头本身的性能和功能。

与iPhone 4S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速度。iPhone 5的摄像头感觉更快,反应更灵敏,拍照所需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如果你用习惯iPhone 5之后再回去用iPhone 4S,将会觉得后者很笨重。同时iPhone 5的照片噪点更少,但同时细节也相应的减少了。究竟是iPhone 4S的锐利好还是iPhone 5的平滑好,主要还是看用户的个人喜好。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iPhone 4S的照片,但iPhone 5的速度已经让我无法再换回4S。

如果技术参数才是你关注的重点,那么估计现在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摄像头都无法满足你。

其实技术参数只是参考的标准之一,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说过他只是将相机作为记录自己直觉的画板,而他一直觉得那些只追求照片成像质量的人感到好笑。如果你也统一布列松的看法,那不妨玩一段时间智能手机。

如果你平时一直用单反相机拍照,你可能会喜欢智能手机的自由感觉,即使在黄昏时分也不必背着三脚架。而通过第三方软件实现的即时处理和共享也会令你着迷。在白天的户外,iPhone 5所拍的照片质量也不会与单反相机相差太远。

不过iPhone 5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在低于室内普通光线EV5的情况下,噪点会明显增加。而且也无法拍摄背景虚化明显的照片,而光学变焦、RAW格式照片等也都不支持。

智能手机与数码相机相比,就想画画时的不同画笔一样。智能手机有明显的缺陷,但同时也有一定的优势。我喜欢用不同的画笔作画,多样性可以激发出摄影师的灵感。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08.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08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08&key=6bfe9acf
iPhone 5创新乏善可陈 诺基亚三星迎来机会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148.htmlThu, 13 Sep 2012 11:34:01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148.html 美国IT网站CNET今天撰文称,虽然iPhone的硬件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创新方面却乏善可陈,这也为诺基亚和三星两大竞争对手打开了难得的机会大门。以下为文章全文:

iPhone 5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一切,这应该令诺基亚和三星热血沸腾。

iPhone 5的硬件的确较iPhone 4S有了很大的升级:屏幕更大、增加了4G LTE模块、更强大的摄像头。iPhone 5还配备了一些苹果最擅长的功能,例如iTunes娱乐和云存储。

但无论iPhone 5有多好,依然缺少令无数果粉期待、给人带来惊喜的功能:例如比市面上任何一款手机都高出一倍的电池续航时间,或是可以将物体拖拽进屏幕的新颖摄像头功能 ,抑或其他走在时代前列的理念。

但事与愿违,我们看到的只是追赶:LTE、全景模式、录像时拍照、建议路线导航、略大一点的屏幕。而且,它还缺少了NFC(近场通讯)等关键功能,而这却是实现移动支付和手机内容分享的一项关键技术。

这么长时间来,苹果第一次给了竞争对手自主创新的空间。

例如,诺基亚Lumia 920推出了无线充电功能,并将在咖啡厅和机场试点。它的摄像头无比强大,屏幕也足以媲美甚至超越iPhone 5。

而三星的Galaxy Note 2则提供了5.5英寸的大屏幕,并与S Pen触控笔配套推出了很多新颖的功能,全新的摄像头功能甚至可以将多张合照进行整合,提升每个人的笑容几率。这款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混合产品与iPhone的小屏幕形成了对照。

在电池方面,摩托罗拉的Droid Razr Maxx HD无可匹敌:该产品采用强大的3300mAh电池,号称可以支持21小时通话时间,而苹果iPhone仅为8小时。

当然,iPhone 5仍将受到各地粉丝的热捧,甚至成为很多普通人的选择。然而,它却缺乏足以吸引消费者放弃其他产品的理由。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148.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148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148&key=3d43c502
[评论]令人失望的iPhone 5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146.htmlThu, 13 Sep 2012 11:24:59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146.html 苹果新发布的iPhone5,恐怕要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之前的泄露几乎全部成真,没有多少亮点,自iPhone4以来,等了2年就等来这货!我就来分析分析iPhone5到底有多让人失望。对于这次苹果发布的iPhone5,我想没有比失望两个字更能说明各位看官的感受了吧,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了iPhone4的革命性冲击,iPhone4s的平淡改进,等了2年,只为iPhone5的发布,那你可能是真真切切要失望了。

先来说说这次iPhone5的几个谈得上改进的地方,按照我认为的重要程度排序:

1屏幕


iPhone5的屏幕由原来的3.5增加到4寸对角线大小,这在iPhone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iPhone的屏幕比例由3:2变成了16:9。消费者于是也享受到了“更适合你的手的尺寸”的iPhone(不知道天堂里的乔布斯会怎么想,他不是说3.5是最适合人手的么?)。个人认为,iPhone屏幕不加宽,只是拉长的做法很坑爹,iPhone从此也走上了分辨率分裂的道路,apple app store的开发者们,为了获取更好的用户体验,必然要为iPhone设计两个比例分辨率的应用程序,至于整个ios平台,则至少有了5中分辨率,3种分辨率比例(480x320,960x640,1024x768,2048x1536,1136x640.三种分辨率是4:3,3:2与16:9)。拉成的屏幕除了能更好地欣赏16:9的电影视频,很难再有什么大的用户体验的提升。甚至还不如保持原有分辨率,屏幕按照原有比例拉伸。

2外形

更轻更薄以及背部的特殊金属材质,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很吸引人的新特性,有多少人是真正需要这个的,但是没有办法,这次新iPhone带来的改进,能排在第二的真只有它了。

我用iPhone4s和itouch 4代,后者算是更轻更薄版本的iPhone,手感其实并不好。iPhone4以来,apple的手机已经足够轻薄,再在这条道路上往下走,只能说是极端与偏执。

更轻更薄的副作用之一,是apple在iPhone续航时间上的碌碌无为,苹果宣传的是iPhone5在续航时间上与4s看齐。跟谁看齐不好,偏偏跟iPhone4s看齐,4s的电池续航其实相当一般,很少有人满意的。你既然可以减小手机的大小与体积,为什么不能考虑下相同的厚度与重量,装进更多的电池容量,这样的用户体验提升是很明显的。或许这不符合苹果的风格,更轻更薄才是各位苹果设计师的爱,哪怕外观的需求已经让位于功能的需求。

3 A6处理器与1G RAM

绝大部分情况下,iPhone4s的表现都已经是非常流畅,这两个配置上的升级其实显得不是那么必要,或者说这样的升级给用户带来不了多少体验上的提升,所以我把这两项放到第三位。

使用过new ipad,发热量之大令人无法忍受,iPhone5上面的a6应该会做降频处理,但是功耗与发热上的问题仍然值得担心。1G RAM其实早该有了,512M的RAM在4s上虽然够用,但远谈不上富裕。

4 4G LTE支持


与天朝用户无关,在iPhone5的生命周期里,LTE也远不可能成为流行。

5 没有多少改进的摄像头

后置摄像头像素没有提升,光圈数似乎也和原来一样,前置摄像头倒是做了重大升级,到了720p的级别,只是这样的提升同样作用有限。毕竟平时就是用facetime的用户还是少数。

6 接口方面的改变

这个大概是最让我无语的改进了,原有的dock口变成了8针小口,一样是与其他厂商的接口不兼容,现在连iPhone自家的老接口都不兼容了,想使用以前接口的设备,亲,掏钱买转接头吧,价格肯定不便宜;至于nano sim卡,又是一个业界的新标准,好吧,为了更亲更薄的iPhone,我们只能拿sim卡开刀。

至于双色背壳之类的新特性,让我想起了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其他诸如此类的新特性,除了铁杆的果粉,实在是没有再说道的必要。

等了两年,等来这么一个iPhone5,除了失望还是失望。Apple发布会上说的:“我们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我们是一切从头开始设计的iPhone5”,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iPhone4的革命性存在,4s已经是勉力的尝试,再在原有的iPhone上做出任何颠覆性的东西都已经太过困难,不如从头开始设计,只是这样的iPhone5更像是一群设计师闭门造车出来的产品,逐渐脱离了用户真正的需求,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创新而创新。

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当年的苹果凭借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一举占据了潮流的风口浪尖,远远将其他竞争对手甩到后面,但现在看来,持续的革命性创新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伟大如苹果也难以完成。

苹果仍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这个行业的领先地位,只是这样的领先优势很可能越来越缩小,追赶者如三星,诺基亚,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146.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146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146&key=4451161c
诺基亚Lumia920与iPhone4S触控灵敏度对比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137.htmlSat, 08 Sep 2012 17:04:19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137.html 诺基亚Lumia920屏幕的亮点之一是采用了Super Sensitive Touch(超敏触摸技术),该技术允许任何第三方实物对其屏幕进行操作。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段Lumia920与iPhone4S触控灵敏度对比视频:





视频的前段为lumia920拍照测试,从第3分30秒起测试者开始对比二者屏幕触控灵敏度,我们可以看到,测试者先后用手帕包裹手指对Lumia920 和iPhone4S进行了触控,Lumia920反应灵敏,iPhone4S无动于衷。随后测试者甚至用手帕编辑起短信,并表示以后出去滑雪再也不用摘下 手套!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137.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137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137&key=03a48c45
Galaxy Nexus仍是最好的Android手机?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41.htmlThu, 12 Jul 2012 05:37:33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41.html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业界人士认为,“Android 原生系统”的吸引力已经不足以让Galaxy Nexus 继续坐在Android 手机的头把交椅上,另一些人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在The Verge网站Ping / Counterping 栏目里进行了正面交锋,以下是全文摘要:

Galaxy Nexus仍是最好的Android手机?
 


 

去年年底,当谷歌和三星推出Galaxy Nexus 时,它在Android 手机界中的地位几乎无可争议:冰淇淋三明治(即Android 4.0) 是一个“梦幻般的新版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alaxy Nexus 都是惟一一款安装了冰淇淋三明治的设备。

但是现在呢? HTC、三星和LG推出硬件更新更好的Android 4.0手机已有数月之久。Nexus手机确实可以更快地更新到Android 果冻豆 版本(Android 4.1),但这足以让它保住头把交椅吗?

弗拉德和克里斯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第一回合

弗拉德·萨沃夫(Vlad Savov) :谷歌做这个仍然比别人强。

我知识渊博的同事克里斯·齐格勒(Chris Ziegler)想要说服你,谷歌的Galaxy Nexus 不再是Android 智能手机的首选。毫无疑问,他将举出HTC One X和三星 Galaxy S III,阐述它们运行Android 4.0时有多棒,并指出你更应该把你的血汗钱花在这两款手机上。好吧,我在这里是为了指出克里斯偶尔也会马失前蹄,判断失误。我的关键词就是:果冻豆。

使用Google的 Nexus,有两件事情是可以保障的:首先,你可以获得原生的、无暇的Android 用户体验,其次,你有最有可能更快获得Android 系统升级。在理想的世界中 ——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的一系列Nexus手机,让我们更加接近那个乌托邦—— 无论哪一个都算不上Galaxy Nexus的巨大优势,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两个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无论是HTC或三星,都没有提升Android原生用户界面,因此它们的硬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无关紧要,ROM制造者社区还不得不努力移除它们自己的界面。而且,令它们的用户体验雪上加霜的是,谷歌最近推出了Android 4.1果冻豆,Galaxy Nexus升级到果冻豆会比其主要竞争对手早几个星期(说不定是几个月)。换句话说,Galaxy Nexus不仅目前提供了最好的Android 用户体验,而且还拥有最好的改善前景。

你可能认为这不重要?那你可以问问Galaxy S的机主:当他们眼睁睁地看着Nexus S升级到冰淇淋三明治,自己却不得不继续使用姜饼的时候,他们心中是一种怎样苦涩的感受。

克里斯·齐格勒:这又不是你老爸的TouchWiz

弗拉德,恐怕事情不是这么黑白分明。至少现在不是这样了。

我会毫不犹豫地承认,我是Android 原生体验的超级信徒 ——这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HTC Hero ——我认为它比任何一个糟糕的“OEM私生子”都高出一两个境界。在我看来,Android 和Windows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很干净的系统,然后硬件制造商在上面放了一堆垃圾。显然,每个人都喜欢干净的系统 —— 以至于微软会很乐意为此向你收取额外的费用。

但在Android 的世界中,这是对现实状况的严重简单化。说得迂腐一点,“ Android 原生系统”这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你在打开任何一个Android 设备的时候,你就做了决定:自定义它,以支持该设备的硬件。

当然,这不能成为OEM在原生体验上添加糟糕应用和进行愚蠢修改的借口,但他们最终学到了教训。顶级OEM(比如三星、HTC、LG)最近的设备明显改善了用户体验。三星的最新产品——基于Android 4.0的 Nature UX界面 —— 是我用过的第一个不弱于马蒂亚斯·杜阿尔特(Matias Duarte,Android 用户体验总监)操刀的谷歌原生系统的界面。考虑到Android 2.3在TouchWiz 上看起来有多糟糕,这样的进步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需要放弃“OEM正在用蹩脚的界面生产Android 设备”的成见,并积极接受现实:它们和亚马逊Kindle Fire相距并不遥远。没错,Galaxy S III安装的是一个基于Android 4.0的操作系统,但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把它称为Android 4.0手机 —— 这是一个基于Android 的手机,使用的是Nature UX界面。但那没关系。只要OEM设计师制作出美观实用的用户界面,我觉得就OK。

果冻豆非常棒。我有一个Galaxy Nexus手机安装了果冻豆。Google对这个新版本做的调整让我感到兴奋。我认为Google Now正在开始掀起一场“我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看法”的革命。但是三星最近的Android 产品非常棒,Galaxy S III的硬件从任何一个个方面来说都比Galaxy Nexus强 —— 以至于,我无法向新买主推荐Galaxy Nexus。

如果《华尔街日报》对整个Nexus产品线计划的报道成为现实,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吗?当然会—— 但我希望最好的OEM(包括亚马逊)继续把Android 化为己用,并在这个过程中赢得我们关注和尊重。

总之,弗拉德对Android 的看法还停留在2011年,但问题是,现在已经是2012了。

第二回合

弗拉德·萨沃夫:Android 4.0是不够的

老实说,LG和三星的Android 4.0界面确实超过了我们在过去几年来看到的那些。但是,这能说明Optimus UI 3.0 和 Nature UX 就一定会坚持杜阿尔特“简单和简约”的Android 基本构想吗?实际上,关于这两家韩国公司的界面定制活动,所有的正面反馈都是以承认它们如何克制开始的。

为什么我选择Android 4.1做为我的攻击平台,还有了另外一个原因。即使我们接受Galaxy S III 可以在Android 4.0用户体验上与Galaxy Nexus相提并论,谷歌自己也在做手机了。冰淇淋三明治是大家都已经有了的东西(至少现在应该有),而果冻豆是未来演变的关键因素。

如果克里斯对我“没有注意这是2012年”的批评是正确的,那是因为我花太多时间来思考未来了,我在思考这样的可能性:用Nexus装备的朋友是否会嘲笑你的谷歌手机滑动效果不流畅 ,没有Google Now功能(注:在本次的Android 4.1更新中,主要改善的是Android 系统滑动效果不流畅和提升系统性能,均属于一个叫Project Butter的项目,它拥有三倍缓存和触控灵敏调整还能提升续航时间。于此同时谷歌还增加了另外一项人机交互体验的软件,那就是谷歌的语音搜索Google Now ) 。

我承认,One X和Galaxy S III刚推出的时候曾让我非常兴奋,但谷歌推出果冻豆已经把我带回到现实——在蜜月期之后如何跟一个手机相处的现实,你可以用349美元购买一个解锁的Galaxy Nexus的现实 ,以及三星的软件更新记录是比希腊财政状况更差劲的现实。

哪个版本的Android 是大家都想要呢?当然是最新的那个版本。

克里斯·齐格勒:不要给Nexus系列发放免费通行证

弗拉德在有一件事上说对了:一个349美元的解锁Galaxy Nexus 具有难以否认的吸引力。但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价值 —— 我们争论的是,Android 的标杆是在哪里,谁在设置它。如果我们做个详尽的考察,答案可能会停留在3、4或5个不同的,来自不同厂家的手机上。不过,不管你如何给它们打分,从智能手机整体体验方面来看,Galaxy Nexus 不再是赢家了。

我完全了解谷歌Android 最新和最伟大的版本所具有的吸引力,果冻豆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功能。但给谷歌发放一个免费通行证,让它出售一款安装了果冻豆的,但是过时了的手机 —— 一款硬件明显不如Galaxy S III 和 One X的手机 —— 不会有什么好处。

我们曾经谈到两种类型的Android 手机:安迪·鲁宾(Andy Rubin,Google工程副总裁,Android 开发的领头人)主张的“谷歌体验”模式,以及其他所有模式。长期来看,我们将会谈论Google体验、三星体验、HTC经验,我觉得这些OEM终于有了足够好的设计人才来提供这些体验。我们越快学会接受它,并继续前进,就可以越快地学会喜爱这些即将进入市场的美妙新手机,而不是一款已经面世8个月,摄像头很糟糕,屏幕也不怎么可靠的旧设备。

文/腾讯数码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41.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41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41&key=c197a533
App Store 惊现恶意软件,iOS还无毒么?admin@mightsoft.cn (admin)http://www.mightsoft.cn/post/29.htmlSat, 07 Jul 2012 08:16:08 +0800http://www.mightsoft.cn/post/29.html 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 Android 平台当下所面临的恶意软件疯狂侵袭的环境,然而当我们还在称赞苹果(Apple)的 iOS 系统固若金汤、百毒不侵的时候,无奈一款恶意软件的出现让 iOS 的金刚不坏之身也被攻破。

iOS“无毒”成过去,App Store 惊现恶意软件

 

根据福布斯报道称,一位卡巴斯基的反病毒研究人员 Maslennikov 上周四在 App Stroe 中发现了一款名为 “Find and Call ”的应用程序,表面上看起来它与其他的通话应用程序的功能没有区别,但通过调查发现,这款 “Find and Call ”的应用程序还会擅自收集用户的私人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资料上传至一个远程服务器,最后该服务器会向用户联系人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发出短信,并附上应用的下载链接。

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有恶意软件涉及到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联想到此前另外一款 iOS 社交应用 Path 也同样涉及到将联系人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的问题,最后不得不与苹果 CEO 库克进行面谈交涉,那么这次的事件可谓是相当严重了。不过好在目前这款恶意软件已经被苹果下架,避免了更多的用户遭受损失。

众所周知,苹果的 App Store 有着相当严格的审核制度,每天面对成千上万款应用程序的审核提交,但规则的不确定性、标准不同、效率底下以及应用程序的复杂环境也让部分恶意软件逃脱审核从夹缝中进入 App Store 中。随着恶意软件的伪装越来越好,就苹果而言,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恶劣的。

不过 iOS 系统的封闭性,依然是苹果的最重要保障之一,因为苹果可以在系统端建立更好的安全机制,诸如在最新的 iOS 6 Beta 中,就增加了“隐私”设置,来查看那些应用查看了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并且可以禁止该应用程序访问联系人,从而让恶意软件达不到本来的目的。

此次 iOS 平台上的恶意软件事件,以及之前 Mac OS X 一次又一次的饱受病毒的困扰,让苹果大力宣传的安全机制受到了诸多挑战,苹果“无毒”也渐成过去。曾经天真的以为苹果设备根本不需要安装安全保护软件,但是事实证明,没有攻不破的长城,没有恶意软件进不去的平台。

 

]]>
数码评测http://www.mightsoft.cn/post/29.html#commenthttp://www.mightsoft.cn/http://www.mightsoft.cn/feed.asp?cmt=29http://www.mightsoft.cn/cmd.asp?act=tb&id=29&key=417ef0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