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出上帝粒子也有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2013-10-17 15:36:58 | tags | views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们描述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并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而真正计算和实验证明出上帝粒子存在的则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团队,其中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28岁的安徽小伙计昊爽,则是第一个计算到上帝粒子的人,他也是实验组关于上帝粒子论文的牵头人,纽约时报曾报道了他的团队和他的贡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计昊爽谦逊地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成计算上帝粒子存在第一人

“我只是比较幸运而已,成绩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我将他们的数据和观测结果拿来分析计算,最终计算出了结果。虽说是第一个发现者,但这是建立在许多人工作的基础上的。”说起自己的成就,计昊爽很谦虚。

计昊爽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大物理学院,随后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博士,师从美籍华人吴秀兰教授。吴秀兰教授是个传奇人物,一生主要参与了三个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分别是J/Psi 粒子(已获诺奖,当时她是丁肇中组的博士后,主要参与人员),胶子,上帝粒子。

W020131017384185523813.jpg

计昊爽和他的导师吴秀兰

计昊爽说,这几年来,他所有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计算上帝粒子的存在。计昊爽在团队里还只是博士生,而团队里有博士后、副教授、教授等许多人,不过由于计算判断上帝粒子的人必须具有物理、统计、计算机三项深厚的专业知识,而符合这样条件的人非常少,而他则身兼这三项专业知识,所以他成了团队里一个“终极数据库”,也就是团队里顶端的数据计算者。其团队的人会将中间数据和观测结果交给他,他建立一个综合模型来做最终的判断和计算。

2012年6月25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计昊爽首次计算得到了5倍西格玛(sigma)的显著度,也就是说,有99.9999%的可信度表明该粒子存在。这在科学界被认为已经证明了上帝粒子的存在。

博士生成实验组论文牵头人

在随后的几天里,整个实验组内部又对计昊爽得到的计算数据进行了反复检查,并核实了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在确定万无一失之后,2012年7月4日,CERN的科学家们宣布:在耗费长达30年时间、投资超过90亿美元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这项发现随后震惊世界,同时也印证了今年两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建立的模型和猜测是正确的。

W020131017384185968986.png

计昊爽所在团队庆祝上帝粒子预测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

随后,为了确定这个99.9999%的可信度的粒子就是上帝粒子,计昊爽和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开始了最终的确定。而只是博士生的他,2012年7月之后,就被实验组任命为关于上帝粒子论文的牵头人,并作为指定的两个编辑之一,开始在国际期刊上刊发4、5篇重量级论文。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组共计3000多人,之前从来没有让一个年轻的博士生来负责这样的工作。

“做科研不能有一丝的误差,如果你在计算上有了几次错误后,那么以后团队的人也不会信任你。我在这里目前计算没有出过差错,这并不是我比较聪明,而是我每次都会反复去核实,做到每一个细节不出错。”计昊爽告诉记者,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他基本上没有休息日,“以前高中说两点一线,现在感觉自己就一个点。”

“我从我爸爸身上学到了许多”

“我爸爸这些年工作都异常努力,他总是非常刻苦认真,无论顺和不顺,他都坚持下来了。我有时候有点迷信的认为,我的运气都是上天把亏欠我爸的给了我。”计昊爽说,父亲计光中现在是庐江县庐州学校的校长,该校属于民办学校,是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初级中学,“他对那些可爱的学生充满了感情,中考成绩每次都在全县名列前茅,我觉得我爸爸非常伟大。”

而在父亲的眼里,儿子则是非常勤奋的人。“他拿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全额奖学金,一年时间读完了在美的课程,随后就一直在CERN工作,每天晚上都会搞到一两点。我所知道的是,他在实验室里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个小时,每天只是早上带一顿饭进去吃,然后就忙着一直都不吃饭了。”

在计昊爽的大学班主任、中国科大范成高教授看来,计昊爽在读大学时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和同寝室的其他三位同学关系很好,寝室还被评为校级“文明寝室”。在上大一时,班上有个同学C语言学习有困难,看不进书,快崩溃了。计昊爽等三名同学每天轮流在睡前辅导他20分钟左右,不久,这名同学就跟上了。“他和室友都非常团结同学,善于帮助他人。”

据范成高介绍,计昊爽寝室其他三名学生,两个在美国,一个在清华,每隔几个月,他们寝室4人就会相约在网上互相交流,谈自己情况及感悟,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相互帮助。

“上帝粒子的发现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可以说亦喜亦忧,该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找到了令人振奋,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了排除了其他新物理的可能性。我得寻找我新的方向。”年轻的计昊爽告诉记者,对于他来说,科研领域永无止尽,他的路还很长很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